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1-04-21 04:30:00
日報

脊椎退化 隨時行唔到!

分享:
謝日恒指脊椎退化性疾病可大大影響活動能力,宜及早就醫。

謝日恒指脊椎退化性疾病可大大影響活動能力,宜及早就醫。

多做背部的伸展鍛煉,有助預防脊椎過早退化。

多做背部的伸展鍛煉,有助預防脊椎過早退化。

俗稱「大陣」的脊椎是支撐全身重量、控制身體活動,以及保護脊髓神經的重要組織。香港港安醫院──荃灣神經外科顧問醫生謝日恒指出,隨人口老化、日積月累的不良姿勢和勞損,脊椎退化性疾病愈見普遍,但切勿輕視延遲治療,以免隨病情惡化,導致不良於行並影響工作和生活。

脊椎結構精密,可分為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及尾椎,內有「椎管」保護脊髓及脊髓神經。連接腦幹並伸延至腰椎的脊髓神經,又會分支出一整列的神經根,並分別從每節脊椎骨間的「神經孔」走出來,以接通相對應的肢體部位,並傳遞及接收協調和感覺的訊息。


常見椎間盤突出
不少脊椎退化性疾病,源於某些脊椎的結構元件退化,因而壓著神經根或脊髓神經,令對應的肢體位置產生不同程度的痛楚和麻痺。謝日恒表示,最常出現退化的脊椎結構元件包括椎間盤、小面關節及黃韌帶。

椎間盤是脊椎骨之間的環狀軟骨盤,中央是富彈性的啫喱狀「髓核」,負責保護神經,幫助郁動和避震。隨著年紀大,長期錯誤姿勢、欠缺運動及過重等,均會加快椎間盤退化,出現髓核流失水分,外圍環狀纖維撕裂的情況。例如腰椎已開始退化的人士,不時因為閃到腰或打噴嚏而令髓核逼了出來,造成椎間盤突出,壓迫著腰椎神經根或脊髓神經,繼而誘發坐骨神經痛。患者會有由腰伸延至腳的單側痛楚和麻痺,嚴重時除了行動能力受損,更可能導致失禁。

Ad Block


低頭族易患小面關節退化
小面關節又稱為「關節突關節」,是位於每節脊椎骨後側的一對細小關節,內有關節軟骨、關節囊和關節液,負責銜接脊椎骨,控制脊椎活動方向及穩定性。謝日恒指,「近幾年愈來愈多個案是因為長時間做『低頭族』,大幅加重頸椎的負擔,以致頸椎的小面關節被磨損及老化而出現頸梗膊痛、腰痠背痛及肌肉緊繃的症狀。」另外,小面關節退化又會令軟骨增生而形成骨刺,若壓到神經根又可造成痛楚。頸椎小面關節退化如不及時醫治,可影響患者的行動能力及手部精細活動。

Ad Block

至於黃韌帶,屬椎管內維持脊椎穩定性的韌帶組織,退化時會變得肥厚,並擠壓椎管及內裡的脊髓神經,導致椎管狹窄症,令患者腿部抽筋、疼痛或麻痺,或有背痛、下肢無知覺,甚或出現膀胱及腸功能問題。


手術阻惡化
脊椎退化不可逆轉,但可通過適切的治療方案改善症狀,防止惡化,令患者可如常生活和工作。相關手術治療十分普遍而且效果良好,分減壓術及融合術兩大類,前者的原理是去除擠壓神經線的軟組織及骨刺來治理痛楚,後者則是從兩節脊椎中取出椎間盤,再把脊椎融合,除可抑制痛楚,亦能穩定椎骨。

Ad Block

要預防脊椎過早退化,謝日恒建議日常生活避免久坐不動,以免增加椎間盤及小面關節的壓力,另可每星期抽3至4天,做一些伸展和鍛煉背部的運動。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