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7-18 15:30:00

不捱夜也有黑眼圈?醫生教6招告別熊貓眼 墊高枕頭瞓也有用

分享:
不捱夜也有黑眼圈?醫生教6招告別熊貓眼 墊高枕頭瞓也有用

不捱夜也有黑眼圈?醫生教6招告別熊貓眼 墊高枕頭瞓也有用

黑眼圈未必因睡不夠所致。有醫生指出,雖然睡眠不足和熬夜是構成黑眼圈的成因之一,但其實亦有其他因素比更具影響力。醫生教大家用6種方法改善黑眼圈問題,若是屬於1種類型的黑眼圈,也可靠墊高枕頭睡眠改善情況。

為甚麼會引起黑眼圈?

重症科醫生黃軒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熬夜和睡眠不足會造成血管型黑眼圈,由於眼周皮膚薄,血管密集,所以當熬夜時,疲倦會導致血液循環變慢,使血液中的氧氣含量降低,血管呈現暗沉的青藍色,形成俗稱的「熊貓眼」。另外,若長時間用眼過度、壓力大,甚至哭泣後,眼周的血液循環不良,亦會進一步加重黑眼圈的情況。

根據一項研究,睡眠不足會導致眼部血液循環不暢,血管擴張,使得眼部皮膚下的血管更加明顯,並且熬夜和疲勞也會導致眼部浮腫,這樣就更加凸顯了黑眼圈。

不熬夜也有黑眼圈?

不過,黃醫生指,除了熬夜,其實以下4大因素更具影響力:

1. 遺傳因素

  • 某些人天生眼周皮膚較薄或微血管分布明顯,「家族遺傳」的黑眼圈這種黑眼圈,就算作息再規律,亦難以完全避免。研究發現,這種遺傳在東方與地中海人群中更為常見。

2. 色素沉澱

  • 過度的黑色素生成或沉積會形成棕褐色的黑眼圈,與日曬、眼部發炎(例如經常揉眼睛、濕疹或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等有關。另外,某些藥物或疾病也可能引起色素沉著。

3. 結構問題

  • 眼眶凹陷、淚溝明顯或皮膚鬆弛會在光線下形成陰影,造成黑眼圈的錯覺。隨年齡增長,膠原蛋白和皮下脂肪的流失也會導致皮膚鬆弛和凹陷,進一步加重黑眼圈的外觀。

4. 過敏性鼻炎

  • 鼻過敏會導致眼周血液循環不良,使眼下的微血管擴張或淤積,形成青紫色或暗沉的黑眼圈。
adblk5
4種中藥茶飲安神幫助睡眠|甘麥大棗湯(am730製圖) 4種中藥茶飲安神幫助睡眠|百合蓮子銀耳湯(am730製圖) 4種中藥茶飲安神幫助睡眠|枸杞菊花茶(am730製圖) 4種中藥茶飲安神幫助睡眠|生脈飲(am730製圖)

如何減少血管型/色素型/結構型黑眼圈?

黃醫生表示,熬夜和睡眠品質不佳會加重血管型黑眼圈,但色素型黑眼圈和結構型黑眼圈的成因更為複雜。所以,若針對血管型黑眼圈、色素型黑眼圈和結構型黑眼圈,他建議採用以下方法:

血管型黑眼圈(藍青色)

原因:熬夜、用眼過度、過敏性鼻炎導致眼周微血管淤積。

改善方法:

  • 充足睡眠
  • 睡前抬高頭部(睡前可以多墊一個枕頭,有助防止液體在眼周積聚。)
  • 冷敷眼周
  • 治療鼻敏感

色素型黑眼圈(棕褐色)

原因:遺傳、日曬、發炎後的色素沉澱(如搔抓)、年齡增長
改善方法:

  • 防曬:每天都要使用廣譜防曬霜(SPF 30以上)
  • 避免揉眼睛
  • 使用含熊果苷美白成份的眼霜


c. 結構型黑眼圈(陰影)

原因:眼眶凹陷、淚溝明顯、眼袋突出、皮膚鬆弛。
改善方法:

  • 醫美療程:日常保養效果有限,可以考慮玻尿酸填充淚溝、激光治療刺激膠原蛋白增生,或眼袋手術來改善外觀。

6招告別熊貓眼 

黃醫生指,總結而言,他建議以下6大改善建議:

  1. 充足優質睡眠:每晚7至8小時。
  2. 冷熱交替敷眼:促進血液循環,減少浮腫。
  3. 咖啡因眼霜:收縮血管,減少浮腫。
  4. 維他命補充:維他命K有助改善血管型黑眼圈;維他命C可減少色素沉澱。
  5. 適度眼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
  6. 醫學美容:激光治療有助分解色素;玻尿酸填充可填補凹陷。

黃醫生表示,了解熊貓眼的成因並採取正確的對策,可以有效改善。

ADVERTISEMENT

立即關注👉 AM730 健康 Youtube Channel 健康事 HealthKeys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