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息定運動好?關節炎要適度活動 才能刺激修補功能抗發炎
老一輩患上關節炎,通常都會選擇休息,且擔心活動太多會令膝關節更傷,又或者因為活動時膝痛加劇,故而抗拒活動。其實,關節並不是因為郁得太多而壞掉,而是長期不動或錯誤用力,於是逐漸勞損退化。反而適度的活動可以喚醒關節的軟骨、滑膜及骨頭等組織,進而啟動修補,幫助關節對抗炎症。
關機變得不順滑
過去的研究發現,關節內的細胞有如感應器一樣的裝置,每當身體郁動時,如走路、蹲下、伸展,都會打開裝置,促使關節細胞開始活躍起來。若因為怕痛或偷懶而躺著不動,感應器就會漸漸「關機」,細胞開始老化、發炎,關節亦變得不順滑及退化。
30分鐘低衝擊運動
對於關節炎患者來說,運動不是要折磨關節,而是要喚醒它投入工作,簡單而這就是別讓關節退休,也不能過於勞累。每日花30分鐘做一些低撞擊性的運動,如踏單車、游水或在水走路,可以幫助細胞釋放修復訊號,加速血液循環及刺激關節滑液分泌,令關節活動時更加順暢。而且適量的運動有助減重,減輕關節壓力,最終亦有助改善關節炎。
關節退化發炎不是一夜之間出現的災難,而是長期靜止、用力不當、缺乏活動刺激等等因素所造成,實際上只要我們願意多郁動、多伸展,以及多訓練肌肉,就可以大大減低關節炎的風險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