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氣熱中暑死亡率高達80%!醫生揭5大症狀須即時降溫
天氣熱到全身都是汗,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有醫生指出,若高溫天氣下出現中暑,其死亡率可高達80%,所以絕不能輕視。一旦出現5大症狀,就應該提高警覺,必須即時為身體降溫保命。
天氣熱中暑死亡率高達80%!
重症科醫生黃軒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身體流汗是人體在高溫下發出的警報,中暑甚至可以危及生命。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每年約508萬人死於「非最佳溫度」,當中熱相關死亡在2000-03到2016-19期間明顯上升,亞洲發生的個案佔51%。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警告,熱相關死亡已增加約4倍,健康風險持續升高。人體有自己的「冷氣系統」,透過流汗和血管擴張來散熱。但當外部溫度超過35°C,濕度又高,汗水蒸發不掉,會導致散熱失敗,身體如同壞掉的冷氣機,溫度不斷上升。當核心體溫超過40°C,加上神經系統異常(如意識混亂、抽搐),便是典型的「熱中暑」。
5大症狀須即時降溫
黃醫生指,高溫可能對大腦、心臟、腎臟等器官造成嚴重損害,特別是當核心體溫超過40°C時。研究指出,未治療的中暑死亡率可高達80%,即使送入加護病房,死亡率仍可能超過60%。所以,一旦出現以下症狀,應即時為身體降溫:
- 頭暈、頭痛、眼前發黑 → 大腦缺血缺氧的警告。
- 心跳加速、胸悶 → 心臟負荷過重。
- 大量出汗、極度口渴 → 水和鹽分流失。
- 皮膚乾熱、不再出汗 → 散熱系統停擺。
- 噁心、嘔吐、意識混亂或昏迷 → 進入重度中暑,死亡風險上升。
4招中暑急救
一旦身邊有人出現以上中暑症狀,可以用以下4方法急救:
- 移動:立刻離開高溫環境,進入冷氣房或陰涼處。
- 降溫:用冷水擦拭身體,冰袋敷在頸部、腋下等血管豐富的地方。
- 補水補鹽:喝水或運動飲料,避免一次大量灌水。
- 叫救護車: 若出現抽搐、昏迷或體溫超過40°C,必須立即送醫。
4類人最高危
黃醫生指出,以下4類人士最易中暑,應多加提防:
- 老年人:散熱功能退化
- 幼兒:體溫調節尚未成熟
-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臟病
- 戶外工作者、運動員
黃醫生表示,熱可能導致大腦和心臟的危機。高溫下,人體散熱系統迅速崩潰,中暑可以致命。預防非常重要:多補水、避免正午外出、穿透氣衣物,特別注意家中長輩和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