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時,肌肉會需要更多血流,以運送營養及修補肌肉微少損傷。身體的脂肪酸也會走入血液以備不時之需,但它們最終會消耗掉,還是重返脂肪細胞,就看你在運動時有沒有做這8件事。
1. 以短時間、高強度運動作為完結訓練
用5至15分鐘,做一些大肌肉的運動,例如推雪橇、壺鈴擺盪、深蹲跳、波比跳等。不是要「榨乾」最後一滴能量,而是身體消耗大量醣原之後,做這些去燃燒額外卡路里及增加一點代謝壓力,以多消耗脂肪。
身體消耗大量醣原之後,推雪橇可燃燒額外卡路里及增加一點代謝壓力,以多消耗脂肪。
2. 漸進式負荷
漸進式負荷即定時增加肌肉的壓力,讓它持續成長。更多的肌肉代表平日會消耗更多熱量,更易減脂。研究指每次健身都記錄重量、次數和組數的人,增肌成效會比沒有做記錄的人好,後者多會停留了在「維持」階段,較難進步。
3. 計劃運動後的第一餐
雖然研究已證實,運動後肌肉蛋白合成窗口會維持最少幾小時,一整天內攝取足夠蛋白質就不會令訓練「白做」,但運動後第一餐依然重要,如果沒有準備健康食物,多數會選擇方便的食物,而很大機會是高熱量低蛋白質的加工食物及添加糖。因此,自行準備均衡營養的餐盒最為理想,蛋白質可選雞胸、三文魚、吞拿魚、蛋、希臘乳酪、豆類等;當然少不了蔬菜及低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如燕麥、糙米飯、番薯等。
如果沒有準備健康食物,多數會選擇方便的食物,而很大機會是高熱量低蛋白質的加工食物及添加糖。因此,自行準備均衡營養的餐盒最為理想。
4. 冷熱水交替浴
運動後作交替浴,例如30秒凍水、1分鐘熱水,做3至5循環,可加快恢復,冷水減低發炎,而熱水則增加血液循環。兩者合併,運動員用後表示可減少肌肉痠痛及繃緊。雖然不是直接減脂,但有助更快進行下一次訓練。
5. 運動後多喝水
水分在身體非常重要,包括體能表現及食慾管理等。餐與餐之間多喝水可維持飽感,避免過度進食;足夠水分也有助身體恢復得更快。
餐與餐之間多喝水可維持飽感,避免過度進食;足夠水分也有助身體恢復得更快。
6. 蛋白質攝取足夠
不只運動後的一餐,要確保整天都要攝取足夠蛋白質,既避免分解肌肉,也促進脂肪消耗。每日最少要攝取每公斤體重0.7至1克蛋白質,要增肌可多達1.6克以達最佳效果。消化蛋白質比碳水及脂肪需要更多能量,又一次有助減脂。
7. 快步走
作用不是要在運動後跑個馬拉松,只是要維持活躍,而步行是低撞擊性,容易進行的活動,而且可消耗不少熱量。
步行有助運動後維持活躍。
8. 準時上床睡覺
睡眠對減脂十分重要!研究發現睡較少人士,減肥時會減少較少脂肪及流失較多肌肉,即時與睡眠較多人士攝入相同熱量的食物。因為睡眠不足會增加壓力荷爾蒙,會將脂肪積聚於肚肺及內臟,並影響食慾相關荷爾蒙,讓你吃得更多。而深層睡眠則有助肌肉修復,此消彼長之下分別就很大,維持良好睡眠,有助增肌減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