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8-11 04:29:53
日報

服用中藥會中毒傷肝?

分享:
服用中藥會中毒傷肝?

服用中藥會中毒傷肝?

相較於西藥,中藥大多源於天然草本,常被認為副作用較少。然而,近年來有關中藥可能引致肝酵素升高,甚至傷肝的疑慮逐漸浮現。隨著大眾的健康意識提升,這類話題在香港備受關注;究竟中藥是否會「中毒傷肝」?

屈臣氏註冊中醫師李尚文表示,中藥的副作用相對較少,但並非全無風險,「中藥以天然植物、礦物或動物成分製成,通過科學配伍可調節人體陰陽平衡。在藥理學檢測中被發現含有具肝毒性的成分,若使用不當或劑量過高,可能對肝臟造成負擔。」

李尚文指非所有中藥都會傷肝,而導致傷肝多緣於不規範用藥。

李尚文指非所有中藥都會傷肝,而導致傷肝多緣於不規範用藥。

肝酵素升高原因複雜

研究顯示,馬兜鈴含有馬兜鈴酸,與肝腎毒性顯著相關;何首烏若未經炮製或過量服用,可能引發藥物性肝損傷;雷公藤的毒性成分也可能導致肝酵素(如ALT、AST)升高,表現為肝功能異常。而然,肝酵素升高的原因複雜,可能涉及個體體質、藥物交互作用或不規範用藥,並非所有中藥均會「傷肝」。

不規範使用易傷肝

公眾對中藥「傷肝」的誤解多緣於不規範使用。中藥應用須遵循「辨證論治」,即根據患者體質、病因及病情個體化處方。若患者自行購買中藥或服用來源不明的藥材,在缺乏專業中醫師指導的情況下,可能因藥材質量問題、配伍不當或劑量過高而增加風險。李尚文指,「例如馬兜鈴因毒性已被多國禁用,雷公藤和何首烏也需在註冊中醫師指導下謹慎處方使用。因此,選擇正規渠道、由註冊中醫師開具處方,是降低風險的關鍵。」

部分具護肝作用

其實,不只是中藥,很多常見西藥如抗生素、止痛藥等,也可能導致肝酵素升高。李尚文指出,藥物性肝損傷(DILI)是全球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由中藥引致這藥物不良反應的相關案例卻僅佔少數,「現代中醫藥研究已逐步完善,許多中藥如黃連、柴胡已經過毒理學試驗證實,在適量使用下對肝臟影響微乎其微,甚至具護肝作用。相比之下,某些西藥的肝毒性風險可能更高。」

adblk5
中醫

服用中藥前,應先向註冊中醫師求診。

用藥前諮詢中醫

總結而言,中藥並非如外界誤解般容易「中毒傷肝」。李尚文續指,「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使用,避開具潛在肝毒性的藥材,中藥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肝酵素升高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不應單純歸咎於中藥。」

為確保中藥安全,患者應注意以下幾點:
1) 尋求註冊中醫師診治,避免自行用藥;
2) 告知醫師肝病史或正在服用的西藥,以防藥物交互作用;
3) 選購有品質保證的中藥材,避免來源不明或摻雜化學成分的產品。

李尚文提醒,「大眾應以科學態度看待中藥,選擇正規醫療途徑,正確發揮中藥的療效,實現健康調養的目標。」

ADVERTISEMENT

立即關注👉 AM730 健康 Youtube Channel 健康事 HealthKeys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