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人公益行動 資助治療白內障
白內障是長者常見眼疾,隨香港人口老化,患者將愈來愈多。公院輪候手術時間雖較以往短,但排期仍以年計。「重見光明‧百人公益行動」計劃,為有急切手術需要的白內障患者提供全額手術資助,第一期資助目標為100人,已開始接受報名。
白內障是指眼球內的晶狀體變得混濁,引致視力下降;患者或會覺得視力模糊、色彩變得暗淡、對光線敏感容易出現眩光、夜間視力下降等。唯一能夠治療白內障的方法,就是移除混濁的晶狀體,並植入人工晶體。
盡力幫助患者
以往公立醫院因技術及資源所限,只有白內障「很熟」的患者才會做手術。全國政協常務委員、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高永文醫生指出,「而現時即使早期患者,只要影響到其生活,就可以考慮做手術,所以公立醫院提升手術效率、實施公私營協作等,讓更多病人可做手術,也難以追上患者人數的增加。慈善機構進行類似的公益行動,雖未能有效縮短公院輪候時間,但『幫到幾多得幾多』。」

(左起)香港情緒健康學會會長林美玲醫生、上海普瑞基金會發起方代表、普瑞眼科醫院集團副總經理劉中香、蕭英傑、高永文、鍾敬祥、龐朝輝。(蘇文傑攝)

人工晶體可終身使用。
推動大灣區醫療融合
大灣區醫療專業發展協會創會會長蕭英傑表示,「百人公益行動希望可推動大灣區醫療的融合,善用現有醫療資源幫助病人。『重見光明‧百人公益行動』計劃是其中首個項目,提供100個名額為有經濟困難及急切手術需要的患者提供全額手術資助。」整個過程由醫療義工團隊提供支援,患者先透過優醫通平台參加計劃,經過本港的眼科診所檢查,認為眼睛情況合適、手術有助回復視力,就可安排到深圳接受手術,完成手術後香港的眼科診所會跟進後續護理。
術前術後香港跟進
手術方面,義務醫療總監、眼科專科醫生龐朝輝解釋,「患者將會接受局部麻醉,進行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晶體的選擇為單焦人工晶體,與現時公立醫院看齊。」深圳普瑞星耀眼科醫院院長鍾敬祥建議,患者應在白內障中期接受手術更換人工晶體,「因為白內障太熟會增加手術難度。而長者容易跌倒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看不清楚,更換晶體、改善視力後就可減低風險,並提高生活質素。」
回復清晰視力
現時已有3名白內障患者參與計劃並完成手術,古先生於2014年一次早上起床時發現看不到東西,與兒子商討後即時求醫驗眼,發現雙眼都有白內障,左眼比較嚴重。因為視力重要,於是到私營醫療先做左眼白內障手術。最近右眼也變差,得悉有百人公益行動便即時參加,現已完成手術,回復清晰視力。「以前巴士走車也不知道,現在從遠處已可看到巴士號碼,揮手截車;走路時地上的凹凸處也看得很清楚。」另一名患者梁女士表示,「最初也擔心要到深圳做手術舟車勞頓,原來有義工幫忙上落接送,兩餐都不用擔心,視力也得到很大改善,覺得很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