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眠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環節,但每晚要睡多久才算夠呢?有研究便揭示,每晚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可能會損害腦部健康,引起認知能力下降的情況,這種情形在抑鬱症患者身上更為明顯。
記憶力下降
這項由美國德州大學進行的研究,分析逾1,800名27至85歲、未患有失智症或中風人士的睡眠時間與認知功能數據,並將參加者按照抑鬱狀況分為4組。
結果顯示,睡眠時間長的人,認知功能表現明顯較差,尤其是記憶力、視覺空間能力以及執行功能的影響更為顯著。而無論是否服用抗抑鬱藥物,本身有抑鬱症狀的人也容易被長時間睡眠影響認知功能,反映對於抑鬱症患者而言,睡眠可能是認知能力下降的可控風險因素。
適量才是關鍵
研究人員指出,今次的結果提醒人們,睡得太多未必是好事,適量才是保護大腦的關鍵,睡眠過長或混亂可能會造成身心健康及其他的負面影響,尤其是抑鬱症患者更宜多動,以免腦功能退化。過去亦有不同的研究證明,睡眠過量或不足都與認知功能損害有關,包括記憶力、注意力以及管理和調節其他心理過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