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愈來愈多研究發現,塑膠微粒入侵環境以致人體。最新科學研究更顯示,每次用餐都可能吞下數以十萬計的塑膠微粒及奈米塑膠,長遠或對健康造成無可預計的破壞,增加心臟病及中風來襲的機會。
塑膠無處不在
研究指出,塑膠可說是無所不在,食品包裝如超市肉品、預包裝蔬果、熟食肉類、起司、茶包、牛奶及果汁紙盒等,在正常使用下都會釋放塑膠微粒。同時反覆開啟瓶蓋,或塑膠容器受到加熱、清洗、陽光曝曬、機械壓力時,都會增加塑膠微粒的釋放量,超加工食品的塑膠微粒含量亦遠高於輕度加工食品。
改用其他容器
塑膠微粒如何影響健康?體積微小的奈米塑膠能穿透消化道或肺部組織進入血液,將有害化學物質運送至全身甚至細胞內部,若頸動脈組織中含塑膠微粒,心臟病發作、中風或死亡風險都會倍增。
為了減少被塑膠微粒入侵,大家可以選擇不含膠塑材質的容器裝載食物,如不銹鋼或玻璃容器,並且切勿用塑膠容器加熱食物或放入洗碗機,盡量減塑,例如自備餐具及購物袋,避免使用一次性膠餐具及膠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