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愛知縣豐明市議會周一(22日)表決通過,除了工作、學習、家務之外,規定「智能手機等裝置每天使用時間不能超過2小時」條例草案,創日本全國首例。(互聯網)
日本愛知縣豐明市議會周一(22日)表決通過,除了工作、學習、家務之外,規定「智能手機等裝置每天使用時間不能超過2小時」條例草案,是日本全國第一個以「全體市民」為對象、限制手機使用時間的條例,將於10月1日實施。但這條例並沒有約束力,也沒有罰則。
日本經濟新聞、讀賣新聞、日本放送協會(NHK)等報道,豐明市政府表示,智能手機已成為生活必需品,長時間使用恐造成睡眠不足,也可能縮短與家人相處時間、影響家庭生活,並妨礙兒童健康成長,因此市府向市議會提出條例草案,鼓勵將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遊戲機等在非工作、非家務時段的使用,控制在每天2小時以內。
該條例草案周一在市議會表決,在議長以外的19名議員中,12人贊成、7票反對,最終以多數通過。
豐明市政府表示,這條例適用於所有市民,以及在市內學校就讀、18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對於兒童使用這些裝置的時間也定下時段,小學生到晚上9時為止;初中以上至晚間10時為止,並建議各家庭自行訂定規範。但條例沒有約束力,也沒有罰則。
市議會也通過附帶決議,包括「每天2小時」只是建議,尊重多元的生活型態與家庭環境,以及應該用審慎、清楚易懂的方式向市民提供資訊,避免造成誤解,也應定期檢驗條例成效,必要時修正。
豐明市市長小浮正典表示,「2小時以內」並非統一規定,只是一個參考標準。
每日新聞指出,推動條例的契機是今年6月一場市政府內部會議,當時有報告稱,部分不願意上學的孩子因為過度使用手機而日夜顛倒,面對他們,連輔導機構都沒辦法。小浮正典因此希望趕在今年9月開學之前提出對策,便在8月25日開會的市議會例會上提交條例草案。
條例通過後,社交平台批評聲浪不斷。有網民指出,「這是行政的不當介入」、「多管閒事」。有人認為,就算政府制定標準,也沒人會聽,手機要怎麼使用,應該根據年齡,由各家庭或個人自己來決定。也有家長認為「不錯」,可以藉機教育子女,避免他們出現「手機依賴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