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聯行:第三季亞太區商業地產投資額按季大升26% 香港按年跌10%|投資市場
仲量聯行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第三季亞太區商業地產投資額達395億美元,按年增長2%,按季大幅上升26%。截至第三季,年初至今總投資額達1,066億美元,較2024年同期上升11%。香港方面,2025年第三季商業地產總投資額約為12億美元,按年下跌10%,亦較第二季略為回落。然而,整體成交水平仍與2024年以來的季度平均相若,反映市場在短期波動下展現出一定韌性。年初至今,累計成交額達37億美元,按年上升18%。
寫字樓資產表現最為突出,第三季成交額約4.6億美元,年初至今累計錄得約18億美元。(資料圖片)
寫字樓表現最突出 第三季成交額錄4.6億美元
按板塊劃分,寫字樓資產表現最為突出,第三季成交額約4.6億美元,年初至今累計錄得約18億美元,當中成交以自用業主購入分層單位為主。其次為商舖物業,第三季成交額約3.3億美元,年初至今累計達7.8億美元。受高回報率及零售銷售初現穩定跡象吸引,部分長線投資者於第三季開始重返市場。不過,成交仍以本地私人投資者之間的資產轉手主導,其他投資者則因應市況挑戰普遍保持審慎態度。
工業及物流資產亦見活躍,第三季成交額約2.3億美元,年初至今累計成交額約5.3億美元。(資料圖片)
建華集團9500萬美元買入青衣清甜街4至6號工業項目為季内最大宗交易
工業及物流資產亦見活躍,第三季成交額約2.3億美元,年初至今累計成交額約5.3億美元。其中,建華集團以9,500萬美元向太古地產購入青衣清甜街4至6號工業項目作自用,為季度最大宗交易。市場參與者正積極因應新一輪減息周期重新部署投資策略。
仲量聯行香港資本市場部主管陳國章表示,隨著香港第二季GDP按年增長3.1%,消費氣氛回穩,加上銀行跟隨美國減息下調最優惠利率,以及政府積極購入物業以優化未來租金開支,均為投資者信心及市場交投動能帶來一定支持。
展望後市,陳國章指出,利率下行趨勢將有助紓緩本地發展商及業主的財務壓力,中期內有望減慢價格調整速度。不過,銀行對物業按揭審批仍保持審慎,信貸環境短期內料將持續偏緊。另一方面,中美貿易談判取得進展,加上美國減息及中國刺激經濟措施,有望改善投資氣氛並提振市場信心。
聯儲局近期減息,令亞洲多國央行在沒有外匯壓力下擁有更大寬鬆空間,進一步改善區內融資環境。(資料圖片)
多個市場收益率收窄 反映投資者重新調整估值預期
仲量聯行亞太區資本市場投資者情報和策略主管Pamela Ambler表示,聯儲局近期減息,令亞洲多國央行在沒有外匯壓力下擁有更大寬鬆空間,進一步改善區內融資環境。觀察到多個市場的收益率出現收窄,反映投資者重新調整估值預期;同時,另類貸方的興起正重塑信貸市場格局,為市場注入更多流動性。儘管部分市場仍受關稅不確定性影響,但數據中心、多戶型住宅及生命科學等結構性板塊,仍持續吸引長線機構投資者積極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