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朗市地段第545號改變用途將交科技園。(資料圖片)
原定周五截標、元朗及洪水橋的兩幅產業用地,發展局昨宣布中止相關招標工作,局方解釋以便為該兩幅產業用地作出更快、更實質安排;元朗的用地交予香港科技園公司,洪水橋用地則將納入局方年內完成,涉及更大範圍土地的政策研究。有分析認為,截標前才取消招標,難免會釋出不安訊息。
發展局指,元朗福宏街與宏利街用地(即元朗市地段第545號)佔地3公傾,毗鄰由香港科技園公司營運及管理的元朗創新園及園內的微電子中心;將元朗用地一併交予香港科技園公司,以建構微電子生態圈,將更好推動高增值新型工業化,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將與香港科技園公司作進一步討論,以敲定具體發展計劃。至於把洪水橋及厦村第39A及39B區用地,將納入發展局今年內完成並涉及更大範圍土地的政策研究,目標是由政府成立的公司以產業園區形式管理和營運該一帶產業土地。
發展局指,相關用地先後於去年3月及10月,以「雙信封制」公開招標,期間曾延長招標期限,原定周五截標。發展局表示,為有效推動北都產業發展,政府必須靈活利用土地,而政府決定中止該兩幅用地的招標工作,按發展策略,以更能主導方式運用兩幅用地,使它們在推動產業發展上發揮更大作用。
世邦魏理仕香港估值及諮詢服務部主管兼執行董事鄭亥延指,政府在招標截止前5日,才決定取消招標,難免會向市場釋出不安的訊息;並指雖然為數不多,但已有部分財團及投資者已經投入時間與資源,與不同顧問進行盡職調查,為投標作準備。
她指,理解政府在管理土地資源方面需要保持政策清晰和一致,這有助維持穩定的投資環境。不過,政策的突然改變也可能令市場質疑未來投資機會是否透明和一致。
民建聯發展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對政府調整表示贊同。他指,該兩幅產業用地早前的招標情況,反映相關規劃與實際發展步伐有落差,短期內市場對相關多層式現代產業大樓應較冷淡,故政府有必要以「動態規劃」方式,全面檢視北都內的多層式現代產業大樓及物流產業用地,特別是政府洪水橋/厦村的規劃計劃大綱圖是2018年的決定,按實際情況檢視北都用地,以更切合市場需要,並讓產業更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