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5-08-01 04:30:59
日報

應對考試移民 政府提高讀大學資助門檻 高才子女享本地生學費須居港2年 當局冀鼓勵盡早來港就學

分享:
應對考試移民 政府提高讀大學資助門檻 高才子女享本地生學費須居港2年 當局冀鼓勵盡早來港就學

應對考試移民 政府提高讀大學資助門檻 高才子女享本地生學費須居港2年 當局冀鼓勵盡早來港就學

現時經「高才通」等人才計劃來港的人士,其子女能以自修生身份應考中學文憑試,以及用「本地生」身份入讀八大,但相關個案近年趨增,衍生被形容為「考試移民」的問題。政府收緊申請入讀資助專上課程的資格,相關子女須在港通常住滿2年才符合「本地生」的資助資格,明年10月開始的收生周期起生效,相信對真正有意來港發展的家庭影響不大。有立法會議員認為,修訂不會減低本港搶人才的吸引力,更有家長計劃立即安排子女來港到中學插班。

各人才計劃的子女於2027至28學年起,須在港住滿兩年方可申請八大資助學位。(林俊源攝)

各人才計劃的子女於2027至28學年起,須在港住滿兩年方可申請八大資助學位。(林俊源攝)

本港坐擁多間百強大學,吸引海外學生來港報讀。社會關注學界近年出現「考試移民」問題,愈來愈多經高才通計劃來港的人才子女,選擇來港以自修生報考中學文憑試,然後再以本地生身份報讀八間資助大學,而人才本身卻未必有來港長期發展,此舉被指分薄了每年1.5萬個本地生八大學額及未有善用公帑。

政府公布修訂資助專上課程學額申請資格,要求受養子女需要居港滿兩年才符合資格,否則入讀八大需要繳付第II類別的不獲資助學費。經大學聯招申請首年學士學位課程的資助學額,需要提供證明在報讀課程開課日的同年5月31日起計之前兩年,須就讀本港津貼、直資等開辦正規課程的學校,或向入境處申請證明,顯示期內每年離港日數不多於90日。修訂後安排將於2027至28學年起實施,即明年10月開始的收生周期生效,首學年另設居港日數只需一年的過渡期;今年下半年開始的收生不受影響。

adblk5
政府相信收緊申請入讀資助專上課程的資格,不會影響人才計劃吸引力。(林俊源攝)

政府相信收緊申請入讀資助專上課程的資格,不會影響人才計劃吸引力。(林俊源攝)

教育局:相信不影響人才計劃吸引力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2020至21學年有約200個受養子女申請入八大,及至2024至25學年顯著增加至1,048宗申請,認為是時候作修訂回應現象。他指,修訂參考了英國和新加坡等海外做法和香港實際情況,過程亦聽取社會不同意見及取得適當平衡,相信對真正有意來港發展的家庭影響不大,又稱居港規定是鼓勵受養子女盡早來港就學,平衡各方意見後認為兩年的要求較合適,惟即日來回的日子不會視作留港,「兩年定係3年冇科學根據……3年就可能太長、1年太短,中庸之道就兩年。」他重申,政府當然希望人才受養子女來港讀書、生活和留港發展,不相信做法會影響人才計劃吸引力。

冀確保升讀大學機會公平 公帑準確運用

學生是否合資格獲資助學費,要視乎開學前是否已提交足夠文件,經評定後的學費水平在該學年將不會變更,下一學年則要重新評估。發言人稱,首兩年不合資格獲資助的學生,在第三年可因已留港滿兩年而符合資格享資助學費。目前首次獲簽發受養人簽證的受養學生,如未滿18歲均會列為本地生。發言人說,修訂並無改變本地生定義,只是釐清居港年期不符要求的受養子女,以自資形式入讀首年資助學士學位課程不會計入1.5萬個資助學額,冀確保升讀大學機會公平和公帑準確運用,院校可酌情以超額形式取錄該學生。

ADVERTISEMENT

第3輪消費賞開始!勁送iPhone / 冷氣機 / BB車 / 空氣清新機!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