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24-05-21 21:39:23

理大利用光纖傳感技術 研監控車流盼改善塞車情況

分享:
(左起)劉伯濤、王騁、衛慶祥介紹研究的結果。(林嘉瑩攝)

(左起)劉伯濤、王騁、衛慶祥介紹研究的結果。(林嘉瑩攝)

香港交通擠塞問題困擾市民,若政府能準確預測路況,有效將車輛調節及分流,或可解市民塞車之苦。理工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副系主任劉伯濤教授主導「智慧實時交通監控系統(ITMS)」研究,利用光纖傳感技術,監控路面上車流量。劉伯濤表示,相比現時的主流交通監控系統如閉路電視,ITMS系統既不用安裝額外硬件,又能更分散地於整條光纖的每一點收集數據。他認為此系統可用作交通管控之用,又建議可根據系統所紀錄的精準塞車數據適當改變上游紅綠燈速度,減少路上單一位置車輛聚集並作舒緩之用。

數據中心HKCOLO.NET於2022年捐贈900萬元的網絡設施,作光纖試用場予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研究之用。當中理大獲贈予於紅磡海底隧道的20公里長光纖數據,團隊只需將光電儀器接駁光纖,理大實驗室便可接收數據作研究,不需額外於路上安裝額外硬件。

 

Ad Block
(左起)劉伯濤、王騁、衛慶祥介紹研究的結果。(林嘉瑩攝) 王騁指光子芯片可大量生產。(林嘉瑩攝) 劉伯濤指ITMS系統比閉路電視精準。(林嘉瑩攝) 衛慶祥建議政府成立量子通訊研究諮詢委員會。(林嘉瑩攝)

劉伯濤又與城大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王騁合作研究,研發新的光學頻率梳芯片並作「數據中心應用的高速數據傳輸器」,研究的光纖實驗場横跨港九新界,包括連接理大及HKCOLO.NET位於柴灣及將軍澳的數據中心,全長53公里。

新的光子芯片體積只有一枚硬幣大小,可於每一秒發送1,000多部高清電影的速度,而芯片更可大量生產,有望令將來的高速數據傳輸更低耗能及成本,卻更為緊密。

HKCOLO.NET董事衛慶祥認為,香港對量子研究的資源有限,建議政府成立量子通訊研究諮詢委員會,贊助學術機構及科研組織研究。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