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旻憓和馬軼超同台較量闡述政綱。(鍾式明攝)
立法會旅遊界別論壇今日(20日)舉行,兩位候選人江旻憓和馬軼超同台較量闡述政綱,談及各方面議題。其中江旻憓主動承認自己缺乏業界經驗,不過希望用「比賽落後嘅心態努力」,傳承前輩的開拓與奮鬥,並提出促進文體旅產業融合、構建國際航空與旅遊樞紐、塑造良好香港形象等政綱。馬軼超就提出,「十大政綱」,觸及「生態旅遊」、「盛事旅遊」和「古董事旅遊」。他認為,旅遊業現時正處於「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需要一名有豐富旅遊業及從政經驗,德才兼備的人出任立法會議員。
政府主辦的立法會「愛國者同心治港」選舉論壇今日(18日)舉行旅遊界功能界別論壇,候選人包括巴黎奧運金牌得主江旻憓及旅遊及科技公司董事馬軼超。江旻憓在開場發言時指,自己缺乏業界經驗,但會抱比賽「落後追上」的心態。「香港培養咗我,體育比賽付出所所有,巴黎奧運之後反思什麼是真正的贏,不是自己贏,而是和香港一齊贏。希望大家可以給機會她,在旅遊界服務,將奧運冠軍帶來的公眾影響力,轉化為建設香港的力量,為業界發聲,合作共贏;以後不論在什麼崗位,都會保持為香港服務的初心。
政綱方面,江旻憓提出六大政綱,包括「促進文體旅產業融合、構建國際航空與旅遊樞紐、塑造良好香港形象,向世界展示最好的香港」、推動升級轉型,「我同和業界一樣經歷轉型」,形容自己是「體育+旅遊」的「+」,體育背景可以結合旅遊業界。她又會認真聆聽業界意見,以新時代方式協商和平衡,認為實現政綱願景需要政府和各界支持參與。
馬軼超強調「旅遊業要揀旅遊人」
至於馬軼超就提到,自己從事旅遊業27年,於旅行社開始職業生涯,從此與旅遊業結下不解之緣,深信這是一份值得終身投入的事業。他又指,香港旅遊業原本很輝煌的行業,但直至2019年社會事件及疫情後走入陰霾,感謝前任議員、前輩成立旅遊業解困大聯盟,帶領走出陰霾。
而旅遊業現時正處於「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需要一名有豐富旅遊業及從政經驗,德才兼備的「旅遊人」出任立法會議員。馬軼超又提出「十大政綱」,觸及「生態旅遊」、「盛事旅遊」,表明自己有「賽馬旅遊」實戰經驗,曾帶旅行團進馬場觀看賽馬,自言與對手相比優勢在於「夠貼地」;更提到近日有報章形容其為「炮灰」,強調目前業界應該團結起來,「旅遊業要揀旅遊人」。
江旻憓:十個朋友只有兩個想生 我是其一
論壇必答環節問題包括如何推動銀髮經濟、如何鼓勵市民生育及政府應採取什麼措施增加應對極端天氣的能力。江旻憓自言,身邊十個朋友中也許只有兩個想生育,而她正是其中之一,認為應針對想生育的年輕人提供更多支援政策,例如放更多產假及對上班時間提供更大彈性。而馬軼超就指自己作為三孩之父,尤其明白父母面對的困難,認為「2萬蚊都冇乜料到,我覺得應該要獎勵十萬蚊」,另外他認為穩定的居所和教育對生育亦尤其重要。
馬軼超倡派發「旅遊券」幫助業界
至於推動銀髮經濟,江旻憓指香港連續十年都是最長壽的地方,全她認為香港要更着重無障礙設施。馬軼超留意到社區中有不少長者喜歡外遊,不過他指未必所有長者有外遊的經濟能力,所以在政綱中建議政府向長者派發「旅遊券」,吸引長者外遊,同時又幫助到業界。
如何增強應付端天氣能力
就政府應付端天氣能力方面,江旻憓指,今天年前所未有多的颱風黑雨,「好好有超強部署」,要有防災準備,旅客會擔心航空、酒店安排,要有清晰指引支援旅客。馬軼超就表示,如能入立法會,會「撥多啲款畀天文台」,更準預測天氣,他也支持超前部署,同時應為各區加快興建蓄洪池,減少水浸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