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24-05-26 19:01:07

調查揭兩成中學生曾受網絡欺凌 四成曾現輕生念頭

分享:
路德會社會服務處一項調查發現,近兩成受訪中學生過去曾遭網絡欺凌。(林嘉瑩攝)

路德會社會服務處一項調查發現,近兩成受訪中學生過去曾遭網絡欺凌。(林嘉瑩攝)

網絡欺凌行為近年愈見普遍,有機構進行調查發現,近兩成受訪中學生過去曾經遭受網絡欺凌,當中四成一度產生自殺念頭,又指約三成半受訪者不知道上傳他人的「改圖」或移花接木相片、「起底」等屬網絡欺凌行為,倡學校加強相關教育。

女學生Apple(化名)視像分享受欺凌後一度想輕生。(林嘉瑩攝) 葉文龍建議加強教育青少年何謂網絡欺凌。(林嘉瑩攝) 青少年生活已經與網絡密不可分。(資料圖片/鍾式明攝) 有調查指兩成受訪中學生曾受網絡欺凌。(Pexels圖片) 網絡欺凌行為近年愈見普遍。(Pexels圖片)

近三成曾把私人對話截圖外傳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組今年1月以問卷形式,訪問777名中一至中六學生,發現逾半受訪者未能正確分辨何謂網絡欺凌行為。問卷列舉14項網絡欺凌行為,如「上傳會令當事人覺得尷尬的相片」、「以文字、相片或短片模仿他人外表及行為」等,各行為平均有36.27%受訪者不同意其為網絡欺凌行為。結果又顯示,最多人曾做過的網絡欺凌行為是「將你與他人的私人訊息截圖並送給第三方或社交媒體」,高達28.57%。

Ad Block

被欺凌者方面,調查有兩成受訪者指過去曾經受欺凌,他們往往因不同因素而不敢求助,包括有近半受訪的被欺凌者擔心事情「愈搞愈大」、四成四憂慮別人不相信他們說法,因而啞忍而不求助;同時有多達四成被欺凌者都想過輕生,包括16歲的中四女學生Apple(化名),她分享稱曾在學校討論區遭惡意批評有「公主病」,亦收過捏造事實的匿名短訊,當時的男友為此與她分手。另外,調查逾半受訪者清楚知道不出手會助長欺凌者惡行,惟因不同原因選擇繼續旁觀,如覺得無能為力、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等。

Ad Block

倡學校加強網絡欺凌教育

路德會皇后山綜合服務中心單位主管葉文龍指,要停止網絡欺凌,必須讓青少年先了解何謂網絡欺凌,建議學校與非牟利機構合作,於校內進行相關教育,受欺凌者亦應向學校、社工等較有效對象求助。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