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8-10-31 21:08:00

退休女警︰五六十年代棄嬰普遍

分享:
(左起)退休女警陳妙芳、該社總監廖金鳳及Chris Wong

(左起)退休女警陳妙芳、該社總監廖金鳳及Chris Wong

血濃於水、骨肉相連,孩子可說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於唐樓樓梯、後巷,甚或公廁均可發現棄嬰蹤影。現年75歲的退休女警陳妙芳,於1962年加入警隊後便於黃大仙警署執勤,更親手處理過六、七宗棄嬰個案。

陳妙芳表示,當年香港資源匱乏,又有不少難民湧入香港,基層市民生活艱難,因此發現棄嬰屬司空見慣之事,「好多都生好多(子女),但又無能力養,唔要、丟出街,希望有好心人照顧,又或交俾政府照顧。」她憶述,她是長女,家中弟妹連她有十人,年幼時家境清貧,她的二妹亦因此遭父母棄養。

21女警抱嬰兒上庭感震憾

其後家中環境改善,她亦可以在12歲入讀小一,小學畢業後,成功投考警隊。她稱,當時女警除要處理日常工作,亦要擔任照顧棄嬰的工作,若找尋嬰兒父母不果,負責女警亦要帶同嬰兒到法庭,由法庭將嬰兒的撫養權判予社署,她透露,在警察生涯中,最令她震撼一幕莫過是有一次到法庭的經歷,「當時法院內有21個女警等待上庭,每人手中均抱著嬰兒和抱著一袋嬰兒用品。」可見當年棄嬰問題嚴重。

雖然多年來偶然便在街道發現棄嬰,但交由社署處理後,亦有感緣盡;及至2008年,陳妙芳亦已退休,突接到黃大仙警署通知有一名來自英國的訪客Chris要求相見,原來她是陳曾照顧多名棄嬰其中之一。Chris早年已被英國夫婦領養,而她重臨香港主要想追尋身世,期間亦問及「點解會遭父母遺棄」。

陳妙芳稱,「我當時唯有開解佢,在五六十年代,遺棄嬰兒其實很普遍的事,因不少父母均希望,孩子可受到政府或好心人照顧。」

adblk5

同樣叫Chris,但Chris Wong卻來自美國,Chris於1958年遭父母遺棄九龍聖德肋撒醫院對面的街頭,其後6年成長於沙田兒童之家,幸於1964年被好心美藉華人夫婦領養及移居當地,但從小便對自己的身份產生疑問,儘管養父母對他悉心照顧,視如己出,但養子身份仍令他內心難以釋懷。

Chris於37歲之齡改任職空中服務員,工作需要「飛來飛去」、亦經常不在家,若要尋親亦不易被養父母發現,但考慮為免養母可能知悉感傷心,直至2014年養母離世,Chris才決定漂洋過海回港尋親,並聯絡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ISS),可惜他生母至今杳無音訊。

已踏入花甲的Chris坦言,根本沒有生父母任何資料,包括姓名、相片,能否尋親,不敢抱太大希望。

該社總監廖金鳳表示,過去十年ISS接獲182宗尋根個案,惟成功尋回的個案不足5宗,大多都因年代久遠而非法追尋。而ISS新出版《國際領養及尋根故事》,便記錄了領養者尋根的內心掙扎及過程,亦望大眾認識ISS尋親服務,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Chris(右一)於六歲前成長於沙田兒童之家,為院內少數的男孩。

Chris(右一)於六歲前成長於沙田兒童之家,為院內少數的男孩。

Chris初到美國。

Chris初到美國。

ADVERTISEMENT

第3輪消費賞開始!勁送iPhone / 冷氣機 / BB車 / 空氣清新機!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