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18-07-27 06:00:00

通勝曆法翹楚 各界悼蔡伯勵

分享: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著名堪輿專家蔡伯勵是《通勝》中編纂曆法功臣,亦為編纂曆法的「真步堂」第三代傳人,但近年他已交棒其編纂工作。蔡伯勵的11名子女中,有5人繼承祖業從事通勝編纂、天文曆學及堪輿事業,其中編寫工作則由女兒蔡興華繼承。特首林鄭月娥昨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又指蔡伯勵一生致力推廣中國文化,向普羅大眾推廣傳統曆書《通勝》不遺餘力。

 

翻開蔡伯勵留給世人的《通勝》,當中曆書部分仍見以紅色印上「蔡伯勵訂」,除了是擇日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更是家家必備的生活百科書,蘊藏無窮民間智慧。《通勝》的《春牛圖》暗示當年是否農作物豐收,雨水是否豐足;亦有以粵音教授英文單字及詞語的讀法,如「one thousand」譯為「溫豆臣」。另有二十孝圖說、三字經及弟子規等,宣揚儒家思想。

蔡伯勵於1922年順德出生,22歲接棒祖業,他在近年的分享會透露,年幼時本來對學習擇日及計算曆書上的天星七政四餘的數據,感到抗拒,認為這些學問對當今不合時宜。不過,父親卻苦口婆心道,真步堂學術是祖父艱苦研究的成果,雖無發大財的機會,反而讓學術流芳百世,則可承父志,上慰祖先之靈。蔡伯勵遂立定心志,追隨父親學習,至今不至失傳。

Ad Block
《通勝》更會教授英語發音。

《通勝》更會教授英語發音。

蔡伯勵為《通勝》曆書貢獻良多。
(廣經堂通勝撮圖)

蔡伯勵為《通勝》曆書貢獻良多。 (廣經堂通勝撮圖)

《通勝》的春牛圖。

《通勝》的春牛圖。

評為省級非遺 為蔡伯勵平反
承家父遺訓傳揚曆法理應感到自豪,蔡伯勵卻一度感自卑和尷尬。他曾向人介紹自己做擇日和風水工作,雖然別人在他面前會尊稱他哲學家、玄學家、大師或堪輿學家,背後卻被人批評導人迷信,受盡冷待。直至2013年,廣東省政府公布真步堂天文曆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肯定其地位,蔡伯勵得悉後非常高興,甚至落淚,亦為他過去數十年的工作平反。

除了真步堂的天文曆算獲官方認同,蔡伯勵的默默耕耘亦獲肯定。他於2015年獲頒金紫荊星章,當年政府形容傳統曆法是民間社會安排傳統節日及禮儀的參考依據,長期以來在中國人生活佔有重要地位。同年他獲中文大學頒授榮譽院士,讚揚他是學貫天人的曆算專家,既是華人社會一致推崇的堪輿學者,亦是樂善好施的仁義長者,蔡特別關懷本港及內地弱勢社群的需要,他以「救助貧困、促進教育」為宗旨,於2008年成立香港順龍仁澤基金會並擔任主席,在廣東山區捐建兩間醫院。

蔡過往為多個香港地標看風水,如青馬大橋通車日期及大嶼山天壇大佛坐向,事前都諮詢他的意見。多名富豪及企業曾邀他指點風水,是香港首富李嘉誠的御用風水師,亦為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的墓地打點。

民政事務局長劉江華說,蔡伯勵是中國曆法專家,推廣中國文化不遺餘力,並感謝他對傳統曆法的貢獻,其離世是文化界一大損失。著名玄學家麥玲玲稱,蔡伯勵編纂的通勝對整個華人社會有很大影響,而堪輿界對於蔡編纂的版本亦高度信服。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