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次黑雨僅相隔9日,受熱帶氣旋楊柳的外圍雨帶影響,天文台再於昨早6時35分及7時50分,分別發出紅色及今年內第5次黑雨警告,至11時10分取消黑雨,並於中午12時20分除下所有風球。期間,港島中西區出現特大暴雨,每小時雨量超過140毫米。港島南區雨量更達逾200毫米,另有多處錄得過百毫米雨量,薄扶林道、西營盤水街一帶、大嶼山有嚴重水浸。
天文台短短三周內發出第5次黑雨信號,再打破單年內發出最多黑雨次數紀錄。西營盤水街雨水一度淹浸路面出現湧泉。香港大學對出薄扶林道亦水浸,途經車輛涉水而過,恍如陸上行舟;附近石梯雨水湧下,有如瀑布。干諾道西一段亦水浸及膝,影響西隧港島出口大塞車。渠務署的緊急事故控制中心派遣110隊緊急應變隊伍處理市民求助個案,清理水浸情況,重複巡查及清理全港約240個因淤塞而容易水浸地點,截至昨午5時,渠務署已確認6宗水浸個案。
天文台亦發出山泥傾瀉特別提示,表示港島南區及東涌的雨量特別高,有機會引發山泥傾瀉。截至昨午6時,土力工程處接獲3宗位於鴨脷洲、荃灣及大嶼山的山泥傾瀉報告。消防處截至昨午2時共處理13宗有人被困升降機報告、36宗自動報火警系統報告、6宗樹木倒塌報告、一宗山泥傾瀉報告,以及4宗水浸事故報告。保安局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EMSC)啟動,跨部門監察市面情況,協調資源應對緊急事故。
不少上班族就天文台於上班時間改發黑雨信號,湧入天文台社交平台狂轟,直言信號掛得太遲,致不少打工仔已出門並於途中全身濕透;路上水坑連連,卻不見天文台有超前部署,直至7時42分末才公布7時50分發黑雨,質疑預測的準確程度。另亦有人認為天文台已做得很好,做足準備保障市民安全。
受惡劣天氣影響,機管局表示機場大致維持正常運作。惟因雷電影響一度發出紅色閃電警告信號,期間須暫停一切停機坪上的工作以確保安全,共有5班航班取消,145班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