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電公布中期業績
中電控股(0002)公布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純利錄56.24億元,按年下跌5.5%,每股盈利2.23元,董事會宣派第二期中期股息每股0.63港元,與2024年相同。
2025年上半年,集團營運盈利在計入公平價值變動前下跌8.0%至 52.27億元,主要受EnergyAustralia客戶業務在持續的零售市場競爭下表現遜色,以及中國內地核電及可再生能源資產貢獻減少所致,部分跌幅被香港的強勁表現所抵銷。綜合收入輕微下跌2.8%至42.85億元,主要受EnergyAustralia客戶業務收入下降所致。
香港方面,今年首六個月,中華電力的售電量按年下跌 1.7%至164.53億度,主要是由於2024年天氣較和暖,加上去年為閏年令售電日數多出一日,令比較基數變高所致。數據中心的銷售增長 6.7%,而由交通電氣化帶動的售電量繼續穩步增加。儘管如此,所有客戶類別的電力需求仍然下降。期內,香港能源業務營運盈利44.69億元,按年增長7.3%。
針對數據中心售電量按年上升,中電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蔣東強指出,相關需求目前佔本港整體售電量逾6%,而在中電計劃最新的五年計劃當中,預計有會18個數據中心落成,當中不少將坐落北部都會區,中電已就有關需求作出部署,目前北部都會區的電網主骨幹已鋪設完成,有需要時會伸延至其他地方,提供足夠電力。
預計內地下半年電力需求繼續上升
其他地區方面,中國內地業務營運盈利8.7億元,跌11.94%;澳洲業務營運盈利跌72.67%至1.67億元;;印度業務營運盈利7900萬元,跌61.08%;台灣地區及泰國業務營運盈利1900萬元,跌75.95%。
蔣東強表示,內地首季電力銷售較增幅放緩,僅增長2至3%,惟第二季已回升至約5%,預計下半年需求會繼續上升,全年有望增5%至6%,可紓緩電價下行壓力。對於內地政府要求新的可再生能源項目要全面參考市場交易,蔣東強表示新電價機制只適用於6月以後投產的項目,相信短期對中電的影響輕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