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0-06-29 12:30:00

抗癌藥物新時代

分享:

在理解導致癌細胞可不受控制的生長,同時又能規避控制凋亡的正常機制,以及擴散和侵襲正常組織,逃避正常免疫系統的監察等能力後,醫學界已取得了重大進展,能夠開發出專門針對這些具有個別基因病變患者組群的靶向藥物。

靶向藥物治療日新月異,不同原理的藥物推陳出新,而近年醫學界的熱話,莫過於多特異性藥物(Multispecific drug)。多特異性藥物的出現,被形容為現代製藥工業的革命性浪潮,與傳統藥物不同,這類型的藥物能在多於一個靶點作用,可以讓藥物在特定位點發揮藥效,也可將作為中介,將免疫細胞拉近有害細胞,讓自身免疫力發揮作用,現時不少癌症藥物正循這種新的藥物基理進行研究。

先談談藥物發展史。現代製藥工業的起源,可追溯到二十世紀初,那時藥物研發是在培養液或生物提取物中,尋找對細胞有治療效果的物質,並有關物質的化學成分鑑定並製成藥物,阿士匹靈就是最經典的例子。到了七十年代,理性藥物設計方法取代了經驗藥理學,開始針對靶點進行藥物篩選和設計;至於八十年代則有重組蛋白的治療藥物出現,如生物製劑的研發。

近年多特異性藥物的研究項目愈來愈多,與理性藥物設計,即一隻藥一個靶點的原理不同,多特異性藥物能夠形成兩個或以上的藥物靶點結合界面,例如其中的「Tetherbody」機制,藥物可以先連接到指定抗體,再進入有害細胞的中心點再進行攻擊,藉此將有害細胞消滅;而 「Matchmaker」機制則類似媒介,左邊與標靶結合,右邊則與「生物效應器」結合,從而拉近效應器與標靶的距離,讓標靶發揮作用。

癌症範疇中,藥廠現時已不再局限於研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以及CAR-T細胞療法等單特異性抗體原理藥物,不少連接T細胞和癌細胞的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正處於臨床開發階段。不過,多特異性抗癌藥物的研究,較過去的抗癌藥研發更為艱難,患者初期用藥時,大量T細胞被啟動,有機會出現細胞因子釋放綜合症;藥物製作成本高,生產過程中穩定性等,也是製藥的一大挑戰。希望有雙靶點的多特異性抗癌藥物的研究,在不久將來會見成果,為癌症患者帶來更多藥物選擇。

Ad Block

作者為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區兆基

區兆基

區兆基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