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1-08-03 12:30:00

腦膜瘤(二):大腦外側、大腦鐮和矢狀竇旁腦膜瘤

分享:

大腦外側、大腦鐮和矢狀竇旁都是腦膜瘤最常見發生的地方,原因可能是矢竇旁與靜脈匯合的地方往往聚集大量蜘蛛網膜顆粒,亦是帽細胞最多的地方,而腦膜瘤正正由這些蜘蛛網膜帽細胞生長出來的。

位置不同的腦膜瘤,產生的症狀也可能有不同。大腦外側腦膜瘤(Convexity meningioma)生長在大腦表面,最常見產生的症狀是癲癇症或頭痛,其中頭痛就是腫瘤體積較大,令腦壓升而引致。假若腫瘤位置在大腦外側表面的語言區域,則患者可能會先出現言語困難;如果生長在運動神經區域,就可能導致對側手腳無力等症狀。

大腦鐮是一塊位於左右大腦中間、外形如鐮刀的纖維硬膜,負責分隔兩邊大腦。發生在這位置的腦膜瘤(Falx meningioma),多半會引起頭痛及對側半身無力,因為大腦運動區域控制腳部的表層剛好對著大腦鐮,故此處有腫瘤生長,通常也首先影響對側的下肢。而在大腦鐮中間生長出來的腫瘤,更可同時向左右腦伸延,導致雙腳同時無力、行路不穩等症狀,或會被誤診為脊柱問題。

至於矢狀竇的位置則在腦中間的大靜脈,這是重要的腦血匯合地方,也是血液循環回心臟的樞紐,所以是非常緊要的部分。發生在矢狀竇旁的腦膜瘤(Parasagittal meningioma),會擠迫所在位置及附近的靜脈,導致血液流動受影響,於是引發腦水腫、腦壓升高,產生癲癇症等症狀。

臨床上,治療這三類腫瘤多以手術切除為主,但當中不少個案的腫瘤,體積不大,亦沒有引起症狀,就可以透過醫學監察,定期以磁力共振了解腫瘤的生長,再因應其體積和症狀而採取適當的處理。

作者為神經外科專科醫生黃旭榮

黃旭榮

黃旭榮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