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娛樂
2021-07-09 04:30:00
日報

《大逃殺》4K修復版 今天啟發更加大

分享:

時光飛逝,深作欣二《大逃殺》上映已經20周年,今年推出4K修復版本。回頭一看,原作中迫令青少年作死亡遊戲,生死相博的設定,影響深遠。《大逃殺》在日本上映時掀起話題,票房達31.1億日圓,影響力十分驚人,被塔倫天奴稱為近20年來最偉大電影,抄襲或啟發的作品,隨便數就有《GANTZ》、《要聽神明的話》等等,多不勝數。
 

戰至最後一人
但創作、開拍以至上映《大逃殺》,其實困難重重。《大逃殺》改編自高見廣春原名小說,1997年,他以此故事投稿第五屆日本恐怖小說大賞,由於涉及中學生互相廝殺,內容血腥,讓評審直言「十分不安」,因而落選。小說雖然落選,卻仍被出版社看中,1999年正式出版,翌年被大師深作欣二改編成電影。深作欣二雖然在日本是大師級人馬,但《大逃殺》題材過於大膽,改編企劃啟動,已遇阻礙,後來更引爆禁映風波。據記載當年相關人員不斷奔走,最終上映時,由年齡限制18歲,下調至15歲。但政府文部科學省一再強調,會嚴格查驗觀眾年齡證明。這次修復版在香港重映,屬於三級。

《大逃殺》故事講述某國政府陷入衰敗,失業率狂升至15%,失業人口達至一千萬,青少年犯罪問題嚴重,成年人信心盡失,開始對青少年有所恐懼,於是通過了一條法例:BR法(新世紀教育改革法案)。遊戲規則是從全國四萬三千班中學三年級學生之中,隨機抽取一班,開始一個互相殘殺的遊戲,戰至最後一人生還。他們會被送到一個無人小島,隨機抽取一袋裝備,袋內有不同的武器,有的是斧頭,有的是機關槍。電影英文名字Battle Royale,指的是摔角界中多人對戰上繩挑戰賽,賽規由不定數的選手參戰,最後戰至最後一人。
 

探討生命意義
電影上映時掀起日本社會熱烈討論,正中深作欣二下懷。他說自己從15歲就想拍一齣這樣的電影,那一年,15歲的他被派到太平洋戰爭中兵工廠工作,見證過朋友犧牲,被命令收拾屍體殘骸,對國家和成人並不信任,後來他在電影中的暴力美學,種子也是由此撒播。開拍《大逃殺》時大導演已年屆七十,他希望觀眾能探討生命意義。

電影描寫一個至高無上的威權政府,突然僭建一條這樣的法例,要你參與,獻上生命。學生各有不同反應,有的一開始就拒絕遵從,決定集體自殺,有的人馬上想著無論如何,一定要生存下來,毫無猶豫地,把相熟的好友殺掉。故事的主角,落在不想殺人,又不想被殺的七原秋也(藤原龍也飾)和中川典子(前田亞季飾)身上,他們心地善良,只是不斷的逃走。也有高智力學生,完全沒有打算殺人,他們在小島上搜集資源,同時寫黑客程式,誓要打破這個欺壓人的系統。

20年前,這些年輕演員都沒有名氣(後來栗山千明因本片被塔倫天奴看中,邀請參演《標殺令》),片中最著名的,是演主導殺戮遊戲的北野老師的北野武。他代表深陷系統之中、一無是處又無力抵抗的中年人,除了聽從政權叫年輕人互相殘殺,他內心中,唯一想做的事就是死──讓他們把自己殺死。外表冷酷、殘忍的他,連自殺的勇氣也沒有。

20年過去了,《大逃殺》沒有過時,今天重看,也許跟今天的我們關係更加密切,啟發更大。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