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1-10-15 04:30:00
日報

工業遺產活化-發電站大變身

分享:

周末去了人氣極旺的南豐紗廠,這是香港少有的舊廠房活化案例。華麗轉身後的南豐紗廠保留了原有的特色和香港早期工業化元素,融入大量當代藝術設計概念,給人一種懷舊又清新的感受;加上無心插柳的變成了寵物狗秀場,成就了南豐紗廠這新興潮流勝地。
 

關於工業遺產活化成功的例子,最近看到的倫敦巴特西發電站(Battersea Power Station,圖)項目改造,啟發很多。巴特西發電站是泰晤士河南岸的著名地標,曾經是歐洲最大紅磚建築,奢華的裝飾藝術風格和四支矗立天際的大煙囪,讓它成為了倫敦奧運會期間最能代表倫敦的六座建築物之一。

巴特西發電站兩座主樓分別建於1920和1950年代,曾經供應倫敦五分一電力。1980年代因為煤電污染嚴重而關停,此後30年間被荒廢,雜草叢生。2012年開始進行活化和整體改造,把17公頃的使用面積改建為商店、餐廳、咖啡館、寫字樓和4,000套住宅。這些商業項目已經全部賣光,達到非常好的經濟收益。

項目的核心改造是對巴特西發電站主樓體進行藝術復原,設計重建。在引入嶄新設計理念和現代化使用功能之餘,保留了其獨特的工業建築外貌和延續了所在街區80年來的歷史與地區文化。

如此龐大的一個工業遺產活化項目既能達到文化保育、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的多贏局面,實在不容易。

同樣的發電站改造項目在上海的較巴特西還要早。南市發電廠在2010年活化改造為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Power Station of Art),四座發電機組和一支大煙囪非常醒目,現在是「上海雙年展」主場館。不過當代藝術曲高和寡,人氣不足,那是遠遠比不上巴特西的熱鬧。  

工業遺產活化-發電站大變身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