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1-07-29 04:30:00
日報

教育變成意識形態的工具?

分享:

從社會學的觀點來看,教育的其中一個主要作用是承傳文化傳統,傳遞社會規範與價值觀,令千差萬異的個人發展出社群的共性。有人因此認為教育的作用,除了培養個人成長之外,實際上也產生了社會黏合的效果。教育令人學懂合群,知道哪些行為與態度是在群體中不被容許的,哪些做法是得到認許及獎勵的。

如果更政治一點看,當人人都要經歷某種單元性的認知及價值灌輸過程,教育便會成為一種意識形態的工具,透過教育過程產生社會控制的效果。那些符合社會期望規範的,那些能夠符合社會期望及需要的,能夠根據既定的標準表現優越的,都會得到獎勵。而那些離經叛道的,不合群的,不依循既有標準及路徑的,便會被懲罰,甚至被淘汰。

掌握知識,在教育體制設定的路徑中追求成功與卓越,反映於中國人社會延續千年的士大夫文化。春秋時代的百家爭鳴,鼓勵多元思想,在中國歷史上只是曇花一現。到秦始皇焚書坑儒,漢皇朝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開科取士,讀聖賢書便正式被確立成為了一種社會篩選的機制。「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追求的就是十年窗下的苦讀可以獲取權勢的確認。這種以符合封建王朝的標準而形成的士大夫文化,仍然沒有因為封建制度被推翻而成為過去。

滿清王朝在1905年取消了科舉制度,到民國建立之後,中國人社會出現了另一段短暫的百花齊放階段。教育雖然仍然未能普及,也雖然仍然扮演著社會甄選的作用,還仍然免不了在強化既有的階級及社會體制,但人本主義的教育觀念也開始形成。可惜的是百年下來,教育不能進一步發揚當代社會的人本精神,今天回望過去,慶幸殖民地政權沒有如傳說般以教育來把香港人奴化。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