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0-01-14 12:15:00

永久失去年輕這世代

分享:

台灣大選結果揭曉,蔡英文狂掃817萬票,從各方分析不難得出「兩岸牌」及「香港效應」主宰是次大選的關鍵性影響。本欄集中評論其後續發展,與及香港建制派如何面對年輕新世代。

有意見指出,前年台灣「九合一」選舉,「韓流效應」帶動國民黨全面打趴民進黨,反映經濟民生因素仍是主導民意定位「台灣未來」的主潮流,香港建制派同時深信這一套論述。尤其關注經濟民生這課題的選民,認為大多是年輕家庭及中老年人士,即使「首投族」立場取態是非建制,但在組織家庭後,因應生活問題及社會穩定的考慮,政治立場取態會轉為建制派。從而進一步引申搞好經濟民生就會得到主流民意的支持,更好地「爭取」整體的人心回歸。

但從去年11月香港的區議會選舉,以至剛完結的台灣大選,兩岸年輕世代主導「台港互動」下的社會民情大逆轉,似乎顯示年輕世代與「對抗中國」的力量,正在產生緊密的「互動扣連」,更可怕的是這種「互扣」其實已一早悄悄地「萌芽」,只是作為「得勢又好景」的建制派人士,仍沉浸在個人或陣營上的政治得益,完全忘卻爭取人心回歸是一項長期不可輕忽的政治工程,過程稍一鬆懈會形成一步錯、步步錯,全面皆輸的崩壞局面。

你可以指出本人的評論過於片面及悲觀,因為從香港立法會選舉來說,比例代表制不至於使建制派「慘敗」。這一說法正確!但本人關注的是往後未來的形勢與民情發展,不誇張地說,從現在起,若不積極爭取年輕世代的支持,建制與泛民的所謂四六比例,將會愈來愈開,等同於台灣有不少媒體認為,國民黨在以後的選舉,將會永遠失去年輕族群。

首先,建制派要深入認知年輕世代對於「價值觀」這一概念,比起經濟民生這課題看得還重。這不是倒果為因的說法!以台灣民進黨在2016年執政初期,以「轉型正義」為名,全面打開對過去執政黨的違法及不正義行為之戰。過程中必然忽略經濟民生發展的部分,從而導致2018年九合一選舉的大敗。但必須指出的是,這現象只是推高關注經濟發展的選民「更踴躍」地出來投票,年輕世代卻從未否定當年民進黨對於「轉型正義」的手法。更甚者,對於民主、自由及法治的更高尚價值觀,年輕世代一直從未缺席。所以說,2018年的韓流效應下,國民黨的高雄勝選,在一方踴躍出來投票的同時,年輕世代只是「沒有出來」,而更為貼切的解釋是,年輕世代對於民主的體驗,就是不管你的政黨做得又多好,只要你「長期」執政「雄霸一方」,年輕世代就會用選票把你vote it down,防止執政黨進一步的資源壟斷與腐化。這就是年輕世代的民主價值觀。

Ad Block

本人在這裡要不厭其煩地指出,台灣跟香港的選舉制度是風馬牛不相及,遠在對岸的他者,只要在大選贏得寶座,仍可以有四年時間被檢視政績,從而有機會扭轉民情態勢;但香港的建制派從來不是「執政黨」,形勢更為複雜,爭取人心回歸更為艱難。若然不能正確理解「一國兩制」的理念與實踐,以及更有效及更貼切地回應港人的真實民情想法,建制派將會永久失去年輕這世代。當然,中聯辦的角色也使建制派人士更為尷尬與被動,本人依然相信不少建制派人士對於民情的掌控程度是來得真實貼地,或許,中聯辦更適宜做好「聯繫角色」,使建制派在爭取人心的政治工作上,方可出現逆轉的希望。

Ad Block

最後,本人仍然深刻記得民主派人士區諾軒在去年區議會選舉前夕,在Facebook發表的長文,提醒及督促所有民主派參選素人,不要因為政治事件而忽略地區工作的重要性,選民是「有眼睇」;同樣地,建制派不要再深信經濟民生是唯一爭取民意支持的主因素,而忽略年輕世代對價值觀的高尚追求!而事實上,建制派的經濟民生牌也不是打得特別的好,當民主派在這方面追趕過來的同時,建制派還有甚麼贏回香港?

篇幅所限,未能詳述更多論點。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秘書長

Ad Block

羅崑

 

(本會提倡價值多元,故任何本會會員發表之文章並不代表本會立場。)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