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8-03-08 06:00:00

星星之火 工人藝術的石破天驚

分享:
《礦井下的彩虹》
日期:3月9至11日   地點:高山劇場新翼演藝廳

《礦井下的彩虹》 日期:3月9至11日 地點:高山劇場新翼演藝廳

早前一場巴士罷駛風雲,引發巴士公司的「關公災難」。罷駛行動由女將擔起前鋒,民意兩極,有人支持,有人臭罵是做騷的工運,罵聲中不乏有人連消帶打,質疑女車長是讀戲曲出身的,怪不得「七情上面做晒戲」,資方藉機想快手解僱女車長,卻引來全城反彈,連特首也關注。基層工人透過工運去提升福利自古皆有,就連藝術造詣被擺上枱訕笑,也是「跨世代」。由百年前英國礦工的曠世繪畫天分,到今天車長識唱大戲。命運,有時會重覆發生。

拿起畫筆的礦工們,釋放的藝術感石破天驚。

拿起畫筆的礦工們,釋放的藝術感石破天驚。

2000年9月公映的《跳出我天地》,一躍就成為了近百年不能錯過的電影經典,戲中以1984年英國礦業工人大罷工為背景,講述11歲的礦工之子Billy如何衝破世俗勇敢追求跳舞理想的經過。擅於寫基層工人心路歷程的李荷爾(Lee Hall)再下一城。2008年再以真人真事改編《礦井下的彩虹》(The Pitmen Painters),獲得英國倫敦《標準晚報》戲劇獎的最佳劇本。


《礦井下的彩虹》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英國受德國納粹進逼,處於經濟蕭條的困局。北部城鎮阿星頓私營礦場工作的礦工們,年少時就要出來打工,真正「字都唔識多隻」。政府想他們進修一下自己,於是資助工人們業餘去學點經濟學,卻偏偏遇上經濟老師沒空,機緣巧合找來一位教藝術評論分析的老師,教他們欣賞藝術。工人們最初無法投入藝術世界,因為覺得離自己很遠。

「老粗們」發問的問題,引發了一百年後的余振球,決定要把他們的故事搬上今日香港舞台:「我睇呢個劇本時好有感觸,一百年前礦工對藝術創作發問的問題,到今時今日一般觀眾對戲劇音樂的疑問,都好類近。睇唔明喎,唔明咪唔睇囉。有啲觀眾會問,我想睇明佢喎,又有啲觀眾問,裡面係咪咁嘅意思呢?好多人都係好想去捉摸創作人嘅意思。其實,呢套思維邏輯同教育系統好有關係。我們一直學習著老師發問、學生回答、再由老師批改對或錯給答案。當年嗰班礦工都係咁樣問。呢個劇俾咗一啲嘢我們今天的觀眾:究竟點樣去睇藝術?」

Ad Block


竪立阿星頓派畫風
劇中的老師沒有給他們答案,但給礦工們一支畫筆,讓他們去繪畫及發洩自己的壓抑,礦工們的情感一觸即發,越來越投入。從此,在以後的歐洲藝術界,出現了「阿星頓派」畫風。

「這個戲是跨時代的,當年礦工問的問題及現在觀眾的問題是一樣的。當年煤礦業在英國的工業時代是重點工業,而煤礦工會戰後最有勢力的工會,今時今日工黨大部分也是煤礦工會出身的。分別在於戰前煤礦是私人的,戰後是國有化,由私轉到公營,是由工會爭取回來,福利及工人的權益某程度上得到保障,不會被唯利是圖的貴族及資產階級控制。但一百年後的今日,工人為自身權益及福利,仍然要透過工業行動去爭取,你說,跟現在的香港,有幾分相似?」

Ad Block
阿星頓派畫風成為英國油畫界上的經典。

阿星頓派畫風成為英國油畫界上的經典。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