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9-09-13 12:15:00

社企結束後的剩餘社會效益 : 冬蔭泰

分享:

最近十年,香港的社會企業生態圈發展蓬勃,政府、非政府組織以至私人公司均以不同形式參與其中:政府部門和商業機構舉辦各項社企創業比賽並為勝出者提供種子基金,而非政府組織則在政府撥款支持下創立社企。有一種常見的情況是,不論創辦人是透過比賽或撥款獲得業務啟動資金,社企的商業模型往往仍被財務可持續性(即起碼做到收支平衡)凌駕。這種凌駕性可能是基於 : 

1. 一種對社企作為一盤生意必須做到自給自足的期盼。

2. 如果社企因為財政資源無以為繼而結束營業,受助的人士便即時失去幫助,可能會感到十分徬徨。然而,社企結束營業後是否代表她的社會影響力隨即灰飛煙滅呢?學術界暫時沒有答案,但我們必須找出答案,以較全面地呈現社企在生命週期和週期結束後於解決社會問題方面的成效。

本文以冬蔭泰社會企業作為研究個案,就上述問題作初步探索。冬蔭泰為就業融合社企,同時為一家泰式餐廳,在2014至2018年這四年多的營業期間,共為居港泰裔人士創造了35個工作機會,他們的任職時間由半年至四年半不等。冬蔭泰結業後,全部前員工也能夠在外找到工作,真正做到自力更生!有不少前員工去到新職場表現卓越,獲新僱主稱讚。可以說,相對於他們在冬蔭泰工作,他們在外邊自食其力更具意義,因為後者反映這些人士能在外邊的崗位上成功克服自由市場的挑戰;結論是,冬蔭泰本來要解決的泰裔人士就業問題,現在得到徹底解決。

冬蔭泰的剩餘社會效益代表了永續的果效,而且遠遠大於營運時期的社會效益。冬蔭泰的個案反映社企結束後的剩餘社會效益不一定灰飛煙滅或者減退。當然,我們需要更多實證研究去引證上述結論。下一篇文章將繼續以冬蔭泰為個案探討社企創造剩餘社會效益的條件。

 

作者簡介:

作者為豐盛社企學會董事李浩,主要負責社會效益量度培訓工作,本身在大專從事社會創新、社會創業的教學和研究。

豐盛社企學會會長為紀治興博士

更多資料:http://www.sie.gov.hk/go/kee-chi-hing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