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0-05-29 04:30:00
日報

移民

分享:

「移民」這兩個字近日成為港人熱話,網上搜尋大幅飆升,有報道指移民顧問公司電話響個不停,查詢一個接一個。對不少港人來說,移民是人生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一次接觸「移民」這詞是中學二年級:一位同學有一天說要去美國了,兩個星期之後退學,他的書桌從此人迹杳然。幾個月後,寄來一張照片,同學站在一間屋子前,頭髮比以前長得多。這是他移民之後的第一次通訊,也是最後的一次。那是七十年代中期。
 

八十年代,隨着香港前途問題,移民逐漸成為常態。去歐美的航機大多是深夜起飛,到啟德機場二樓送行,這邊一批人圍攏拍照,聲聲「land咗之後記住寫信返嚟啊」; 那邊另一批人數更多,鎂光燈閃了又閃,「北美好凍㗎,要著多件衫」此起彼落。那些年,放洋留學四年,同學都要送機拍照留念,何況一去數十年的家族成員。大人之間語多叮嚀善自珍重,小孩子與前來送機的表兄弟跑來跑去追逐玩耍。直至送到入閘,大人依依不捨,深深一擁,眼淚奪眶而出,家人從此天南地北。


「六四」之後,移民數字再往上衝,外國在港吸納移民,印象中有一張新聞照片是擠得水泄不通,那時決心離港他往的不大乏人。親朋戚友當中,有人放下前景美好的專業,帶着妻子和初生兒女離港移居遙遠他鄉,在完全不熟悉的彼邦從頭來過。起初聽說適應極為吃力,之後慢慢找到自己的另一條路落地生根,回港省親次數越來越少,通訊也不多。一晃眼,恍如昨日,已是足足三十年。


三十年後的今天,原來當年熟人裏已經移民的不在少數。還有人是移民加拿大後回流香港,發現昔日賣走的太古城則王單位,樓價狂升之下根本無法負擔。經過這二十年苦幹,如今算是打成平手,想不到現在要「回流」加拿大,「可能我條命係無腳雀仔四處漂泊,今次真係走嘞,睇怕有排都唔會返來」,於是相約吃飯送行。想起來也莞爾,這位仁兄九十年代移民時,一班朋友已經大嚼一頓,喂,大佬,相隔廿幾年兩次食飯都係同一原因,今次可否埋單夾錢時九折收數?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