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7-07-11 06:00:00

西方對香港回歸的態度有變

分享:

香港的回歸問題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醞釀。起初,英國當然不太願意,因為香港是隻會生金蛋的鵝,控制在自己手裏當然比落入別人手裏好。然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當時極需要與中國建立戰略聯盟以對抗蘇聯,所以不想在香港回歸問題上與中國鬧翻。再者,死撐殖民地宗主國堅拒放棄殖民地,亦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有違美國倡議的價值觀念。英國在未能獲得盟友的支持下,唯有與中方談判,以和平的方式把香港的主權交還中國。

此外,西方當時對剛開始改革開放的中國抱有不少寄望,認為中國放棄計劃經濟改行市場經濟後,會逐步從修正主義演變成資本主義,最後會加入成為西方陣營的一個成員。所以西方不想在香港回歸問題上與中國鬧僵,把中國趕往西方的對立面。

事實上,當時中國的確有向資本主義發展的趨勢。鄧小平容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方法是讓他們可以擁有生產資料,可以做小生意。有各自經營的民企相互間進行競爭,市場機制才有機會發揮作用;西方的資本主義當初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所以西方對中國當時的發展充滿憧憬,以為他們的和平演變方案即將成功。因此,不想香港回歸的問題影響了這項更大的戰略部署。

在西方看來,香港人習慣了享有自由與法治的資本主義生活,回歸中國後,就可以刺激中國變化,加快走向資本主義的步伐。這樣,香港的功能就一如希臘人送給特洛伊城的木馬,最終叫中共落入特洛伊城一樣的命運。

然而,中國的改革開放並沒有令中國徹底地走向資本主義,民營經濟的比重雖比前大有增加,但發展到今天已遇瓶頸,因為很多重要的產業仍壟斷在國企的手裏。近年更有國進民退的跡象。國家仍是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因此,如果說中國是資本主義國家的話,也只是國家資本主義,而不是以個人自由主義為基礎的資本主義。而掌控這個國家資本主義的,是在意識形態上與西方格格不入的中國共產黨。在西方看來,只要中共一天在中國當政,中國就不可能成為西方陣營的一員。

最要命的,是中國的經濟發展得遠比想像中快,不但很快超越了英國、德國,而且還超越了日本,成為世上第二大經濟體系。經濟上的實力很快可以轉化成軍事上與政治上的實力,開始威脅美國的一哥地位。

一哥最難忍受的就是老二的迅速崛起,更何況對西方來說,中國這種東方文明,雖然與伊斯蘭文明不盡相同,但亦屬異類,必須加以抑制。美國的重返亞洲的策略就是因此而出現的。

在這種形勢下,西方對香港的態度也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變。西方,尤其是美國,已不想看到香港的回歸可以對中國經濟起輔助作用;相反,美國更想看到的是香港將成為中國的一個包袱,可以對中國起拖後腿的作用。因此,香港近年不斷出現的政治矛盾,反映的可不只是本地的矛盾,還反映着國際力量在香港的較量,香港則成了磨心。香港人在參與政治運動時,要避免成為他人的代理人,做了損害香港的事也不自知。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