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20-07-31 04:30:00
日報

銀行業的「監管緊箍咒」

分享:

前幾天,有政府行政會議成員表示,在今年3月遭一家美資銀行取消戶口,認為事件與他屬於「高知名度政治人物」有關。筆者認為銀行作為一所商業機構,為免惹上不必要的政治麻煩,有可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銀行近年面對眾多新監管規例,「監管緊箍咒」愈收愈緊,例如金融海嘯後實施的「巴塞爾協定III」,銀行需要增加資本、減少業務槓桿,更不時需要巨額融資,以應對經濟低迷時帶來的壞帳升溫風險。此外,監管機構近年致力打擊洗黑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活動,銀行需額外投放資源於開戶審查和調查巨額不明的資金轉移等,以確保工作合規。現時跨國銀行更要面對地緣政治風險及不同的監管主張,例如派息政策,隨時令銀行「兩面不是人」。


事實上,全球低息環境令銀行只能從貸款業務賺取微薄息差,加上經濟衰退帶來壞帳升溫風險及愈趨嚴苛的監管,銀行業的經營環境愈趨困難。高盛早前公布第二季的盈利勝預期,主要是因為投資獲利,難怪銀行股股價一蹶不振。   


作者為滙業財經集團副行政總裁,證監會持牌人士。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