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1-02-02 06:15:00

嬰兒肚瀉怎麼辦?

分享:

嬰幼兒的腸胃消化系統尚未發展成熟,父母當然會擔心他們沒有大便或大便過少,不過,若然嬰幼兒本身每天有一至兩次大便,但次數突然大幅增加,家長便應留意他們的肚瀉現象。臨床上,嬰兒肚瀉的主因是病毒或細菌感染,如開奶水時奶瓶或奶粉匙不潔,或家中有人患腸胃病而傳染給嬰兒等,都可令他們肚瀉。

正常的嬰兒大便呈黃綠色,質感較軟身。如家長發現他們的大便稀爛,並伴著液體,便可能是患上腸胃炎的訊號。由於嬰兒不懂表達,往往會以哭鬧來表達他們「肚仔痛」腸胃不適。

成人患肚瀉,醫生可能會處方止瀉藥,不過這類藥物並不建議用於嬰兒身上。由於他們患肚瀉的主因是病毒或細菌感染,故醫生多主張讓寶寶透過大便將體內病菌病毒排清。另一方面,止瀉藥會令腸道蠕動減少,可導致腸塞或肚脹等問題,嬰兒並不適用。

有家長可能會問,如小孩肚瀉,他們還可以繼續喝奶嗎?的確,外國曾有研究指當地小孩在肚瀉時仍繼續吃奶,並無令肚瀉加劇;不過,本地並無相關研究,故家長如發現寶寶吃奶後肚瀉情變差,應諮詢醫生意見,並考慮為他們轉換其他奶粉;如正餵哺母乳,則毋須停止,但應為他們補充流失了的水分及電解質,有需要時亦應由醫生作進一步檢查。

adblk5

作者為該院兒科專科醫生張蔚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