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9-12-31 12:15:00

小測試,你有多了解「快樂」?

分享:

今天,你會收到此起彼落「新年快樂」的祝福吧? 在剛過去那個傷痕累累又不平安的「白色」平安夜,依舊看見四處洋溢一大堆的「聖誕快樂」,我們對「快樂」的渴求與堅持,不加思索又幾近瘋狂,但我們真的了解常掛口中的快樂嗎?

以下幾條關於「快樂」的是非(True or False)題,對曾修讀過心理學的讀者應該不難,若沒有修讀過的讀者不妨一試,看看自己對快樂的了解有多少。

1. 這個世界上,感到不快樂的人比感到快樂的人多。

2. 已婚者比其他沒婚姻關係狀態(如單身、離婚等)的人更快樂。

3 .縱使財富不保證快樂,社會上有擁財富的一群比一般人更大可能感受快樂。

4. 有下一代的伴侶比沒有下一代的伴侶感到更快樂。

5. 工作是人感受快樂的重要指標。

6. 外表吸引的人會較一般人更快樂。

7. 身體健康是感受快樂的必要條件。

8. 先天基因對個人的快樂感受有重大的預測能力。

以上8題中,筆者估計大部份沒有心理學背景的讀者都不會仔細翻書才回答吧?對嗎? 因此很能可會做對一些,又會做錯一些,不是全對也不是全錯的佔大多數,而這正是心理學研究的目的,關於是非對錯,我們無論有沒有正式調查及鑽研過,仍是會以自己成長中累積的關於人的知識、經歷作出判斷,並輕易從腦海中快速搜尋一些生活例子支持自己的想法,但很多時,這些快速的資料搜尋不自覺地受許多主觀因素影響,跟事實可能近也可能遠,因此長年累月嚴謹搜證的科學研究是更文明的方法去找出更近真象的知識,避免無止境的爭論,也避免有些人總以觀點與角度為藉口,跟本沒有可能分辨是非錯對去為現存所有的爭論作結。

Ad Block

研究「快樂」的學者,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已發現大部份人都是不快樂不過是迷思,在檢視43國的大型樣本後,總結大部份人都是感到快樂的,而在2018年的研究報告中,同一批學者再檢視2005 – 2015年來自166國家超過150萬人的樣本分析,總結感到快樂的人仍是較感到不快樂的人比率更高。

影響個人喜怒哀樂的因素很多,大數據並不能準確預測某人某時某刻是否快樂,但畢竟分析過後有些重要的指標有助我們理解「快樂」,研究發現金錢跟快樂有輕微的正相關(r = 0.12 -0.20),貧窮的確會令人感到不快樂,但社會上有擁財富的一群也並沒有比一般人更大可能感受快樂!此外,年齡、有沒有下一代、智商、教育水平、外表吸引這些特質也「快樂」無相關,無法預測快樂!跟「快樂」有中度相關的因素包括健康(r = 0.32)、社交關係。其實身體健康不會特別令人感到快樂,而身體健康出狀況,如經歷殘疾,也沒有令人想像的那麼不快樂,我們調節自己感受應對健康問題的能力是很強的,因此,身體健康並不是感受快樂的必要條件。而社交關係,包括跟朋友的互動交流,更緊密更深入的更活躍的人,是會較社交關係淺而簿弱的人感到更快樂的。跟「快樂」有強大相關的因素包括愛情、婚姻、工作、先天基因及個性。不論國家及文化背景,已婚者確比其他沒婚姻關係狀態類別(如單身、離婚等)的人更感快樂。儘管工作沒有戀愛及婚姻那麼關鍵,但是工作的滿足感跟個人感受快樂仍有重大相關,反之失業亦對人的快樂感有強列負面影響。最後,先天基因及個性,亦是對個人感受快樂的差異有非常重要預測能力,外在的條件情況,如買屋、升遷等,並不及內在的因素,如先天個性豁達開朗那麼重要!先天基因,會影響個性建立,而性格,又跟人如何感受快樂息息相關,例如個天性外向好社交的人,較其他人更傾向感到快樂。

Ad Block

總結,「快樂」小測試的結果,1、3、4、6、7是錯的,2、5、8是對的。快樂是主觀的,而許多我們趨之若騖的特質,例如財富、年輕、智商、美貌、甚至健康,其實都沒有比我們如何看待這些特質那麼影響對快樂的感受!無論遇上順景逆境,我們自動調節平衡「快樂」感受的程度常比想像中強大,這現象稱為享樂適應(hedonic adaptation)。2019年香港的社會環境動盪不安,但筆者深信,以我們強大的調適力,仍能可以感受抗爭歲月裡一點一滴不平凡的「快樂」!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