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5-01-20 12:15:00

心理急救(一)

分享:

上星期提過,災難後的倖存者有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創傷後壓力症狀。但其實只要對倖存者提供適切的「心理急救」,往往可避免他們日後出現情緒問題。我會一連兩期介紹心理急救這個概念。

現代精神科學中關於創傷後出現壓力反應的研究, 由病徵診斷以至治療方案等,很多都是源自於戰爭,包括早前提及過的Shellshock 「砲彈震撼」,即軍人在退下火線後出現的呆滯、焦慮、甚至心理性癱瘓等。

常道商場如戰場。現代流行於職場常在某些大型Event 過後開會進行「Debriefing」,原來亦源自於戰爭。軍官在每場戰役後聽取前線匯報,分享軍情和經驗之餘亦可鼓舞同袍士氣。後來漸漸發展為一種心理 治療技術 Psychological Debriefing「心理疏泄」,用於第一時間緩解退陣軍人、警察、消防員,以至災後的拯救者,遺骸清理員及倖存者等的壓力及情緒。

adblk5

但這種心理急救亦非預防或治療創傷壓力症的金科玉律。好些缺乏經驗人士,因未能判斷對象是否合適,胡亂施行Debriefing,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若當事人還處於驚愕階段 ,勉強要其說出感受和重述事件,只會令其重新經歷事件,在其傷口上灑鹽,加深創傷。

該如何施行「 心理急救 」,下星期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