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所有讀者,都曾經歷過不同種類的痛症問題︰運動創傷、肌肉勞損,以至關節退化等,都可為患者帶來各種程度的疼痛不適感覺。但除此以外,原來臨床上亦有一類較特殊的痛症類型,導致疼痛的源頭並非肌肉或骨骼,而是人體的神經—因此這類痛楚,又被稱為「神經痛」。
神經是人體內一個龐大的感官網絡,從腦部開始,一直延伸至脊髓,並分支到身體各個部位。換言之,任何一處的神經受損,都可引發神經痛問題。神經痛症的成因,可包括創傷、局部缺血、感染、身體免疫力減弱,以至新陳代謝失調等。
神經痛患者可以出現毫無先兆的陣發性火燒、電灼以至患處發麻、痺痛等情況。若缺乏適當治療,這些徵狀可以一直延續,令患者經常「苦不堪言」外,嚴重時更會令他們的睡眠、生活質素受影響,有患者更因此而出現情緒問題(如抑鬱症等),甚至誘發他們的自殺傾向。
許多痛症患者,習慣「既來之則安之」,或在疼痛嚴重時,自行服用一些傳統止痛藥(如撲熱息痛及非類固醇消炎藥等)作紓緩,但這些做法對神經痛毫無幫助︰持續的神經痛令患者無法安然生活,醫生亦需選用針對性的止痛藥物(如新一代的抗痙攣藥物等),助患者紓減不適,最重要的,還是病人能正視這種「非一般痛症」,及早求醫。
作者為腦神經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