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有超過70萬名糖尿病患者,他們若未能妥善穩定血糖水平,則病情對身體所產生的影響,幾可遍及全身。舉例,我們常聽的「糖尿眼」,便是因血管病變增生、導致視網膜出血;出現蛋白尿,便是因腎血管受破壞;另一方面,當身體的微絲血管受損,神經線可因無法接收足夠養份而壞死,而神經線亦可因高血糖影響,導致新陳代謝出現異常,釋放出損壞神經的物質,引發神經病變。
隨著患者的血糖水平高企,神經不斷受到破壞,結果逐漸出現如電線「短路」的情況,神經開始錯誤發出痛楚訊息,繼而開始失去各種知覺。
這類糖尿病引發的神經病變,多先出現在離身體軀幹最遠、養份最難送到的雙腳位置。患者的神經痛多數先以「火燒」的感覺為主,而且多數是雙腳同時出現疼痛,部分患者亦可能會有被電灼的感覺,這些疼痛往往在毫無徵兆下突然來襲,亦常在晚間時分出現,令許多患者在熟睡間痛致驚醒;加上患處被輕輕觸碰(例如蓋上被子或是在床上轉換睡姿)便可引發強烈刺痛,為病人帶來極大困擾。
若糖尿病人未有遵照醫生指示,繼續飲酒,則其神經線將同時受高血糖及酒精刺激,引發神經病變的風險將更高。治療糖尿引發的神經病變,需要「雙管齊下」,致力控制血糖水平之餘,亦需透過藥物治療,舒緩疼痛徵狀,改善病人的整體健康質素。
作者為腦神經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