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4-08-05 06:00:00

舒肝開肺降逆法治療胃痞

分享:

胃痞是指胃脘部脹悶不適,壓之無形,按之不痛的一種病證。屬於西醫慢性胃炎範疇,尤其以慢性萎縮性胃炎多見。中醫學通過辨證施治,改善症狀明顯,而且可治病求本,達到長期緩解。

本病病位與脾胃、肝和肺有關;基本病機是肝胃不調,胃氣失和;中醫辨證施治分為肝胃不和、脾胃濕熱、脾胃虛弱、胃陰不足四個基本證型。基於以上特點,中醫認為凡是出現上腹脹滿或痞悶之症,必使用舒肝理氣降逆法。

《內經》認為「清氣在下,則生饗泄;濁氣在上,則生脹滿。」大凡痞滿,總有「不正之氣」作祟。而肺主氣,肝主疏泄。故治其病,必尋其機。在臨床上運用「治肺」及「治肝」的藥物,也就是使用舒肝開肺降逆法,往往取得明顯效果。

治肺予以開肺降逆,治肝予以舒肝理氣;故凡治療痞滿病,多使用枇杷葉、柿蒂、蘇梗、厚樸、佛手、枳實等藥。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高級講師 張學斌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