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1-09-14 12:30:00

三個原因要做腦血管瘤手術

分享:

腦血管瘤即是腦動脈瘤,並不是腫瘤或癌症,而是在血管弱點形成的血泡,並可隨時沒有先兆地破裂,引致顱內出血,帶來致命的威脅。即使能度過危機,也有超過一半的病人會有不能逆轉的永久性功能殘障,如記憶力變差、行動遲緩,甚至失去自理能力。因此,即使血管瘤沒有產生徵狀,但只要發現其蹤影,醫生都會建議採取措施作適當的處理。

既然沒有引起徵狀,腦血管瘤何時需要處理?首先要看出血風險的高低,而血管瘤大小與出血管風成正比,血泡愈大出血風險便愈高。腦內的血管直徑只有3、4毫米,有些更只有1至2毫兩毫米,而血管瘤的體積由1、2毫米到30毫米也有。有針對外國人的研究顯示,5至7毫米大的血管瘤已令出血風險上升,但對中國人而言,較細小的血管瘤亦很具威脅,臨床上曾見小至1.5毫米的血管瘤出血,所以有時2、3毫米大的血管瘤也不能放過,需要考慮做手術以預防出血。

除了血管瘤的體積之外,血管瘤的形狀、位置和成因,都是需要納入考慮因素之列,因為這些因素影響血管瘤出血的風險,以及手術的難度和安全性。當然,病人的年齡也很重要,因為愈年輕的病人預期壽命愈長,累積的出血的風險也會較大。此外,病人的身體狀況都是關鍵,健康良好的人接受手術後出現併發症會較低。

醫生在考慮時不只單純看一、兩個因素,而是以一籃子的方式評估是否建議病人做手術。縱使醫生衡量利弊和風險,手術始終屬於預防性,最終是否做與不做就要視乎患者的意願,例如有些病人知道腦內有炸彈,會終日惶恐和忐忑,令生活亦大受影響,希望能做手術解決困擾;但亦有些人聽到要做手術便感到害怕,年紀不大亦不想做手術,寧願繼續觀察。由於血管瘤不能用藥物令其消失,患者只能祈求血管瘤繼續在低出血風險狀態。

不過,假如病人出現以上三種情況,手術便無法避免。第一是病人的出血風險高,如每年血管造影發現血管瘤不斷增大,反映其狀態不穩定;第二是病人出現不尋常的頭痛,或是出血的先兆;第三是血管瘤壓住神經線並引起功能問題,例如壓住第三神經,不但可引起頭痛,更會有視野模糊、重影及眼瞼下垂等症狀。若出現這些情況,醫生和病人都要更積極考慮手術的可行性。

作者為神經外科專科醫生黃秉康

黃秉康

黃秉康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