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1-05-14 12:30:00

不予治療可致腎衰竭

分享:

在治療膀胱乏力症方面,相比膀胱過度活躍症而言,可謂是選擇少,而且效果欠佳。

若患者處於發病較早階段,未出現滿溢性尿失禁,可以嘗試保守治療:

  • 定時排尿
  • 重複排尿
  • 腹壓解尿,即按壓腹部協助排尿

由於很多患者以為自己已經排尿,並不察覺小便殘留;加上年事已高,未必有足夠力量按壓腹部以助排尿,所以保守治療的效果一般。

有些藥物是可以幫助患者排尿的。

1. 副交感神經促進劑:可以加強膀胱逼尿肌的收縮力。

2. 甲型受體(腎上腺)阻斷劑:可以放鬆膀胱出口,令排尿更容易。

通常這兩種藥物會一併使用。在用藥一段時間後,醫生會再檢查病人在小便後的膀胱殘餘尿量,如果只剩下一、二百毫升,效果算是不錯;但如果仍剩餘四、五百毫升,就應考慮其他治療方法。

按筆者臨床經驗,大約半數病人可透過藥物獲得改善。但始終療效有限,若病人的膀胱餘尿量不少,更需要定期監察病人的腎功能是否正常。

現時有一種「膀胱起搏器」正在試驗中,它是一種骶神經調節技術,利用神經電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來控制膀胱的收縮。但尚在試驗階段。

最後,患者往往要放置導尿管來排尿。

導尿管分為兩類,一種是由患者自行放置,每隔3、4小時上一次洗手間,放置導尿管排尿,每天5至6次。

另一種是長期放置的導尿管,可以省卻不少麻煩,但病人未必喜歡。

如果不予治療,膀胱乏力症可引致以下併發症:

  1. 反覆泌尿道細菌感染
  2. 膀胱過度膨脹而引致漏尿
  3. 膀胱結石
  4. 破壞腎功能,導致腎衰竭

因此,即使治療方法未必理想,但患者仍然應該與醫生商量,進行適當的治療,避免併發其他嚴重甚至可致命的病症。

Ad Block

(膀胱乏力症之五.完)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