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1-01-11 16:10:00

了解「死別」

分享:
相片由作者提供

相片由作者提供

年輕人、不明不白、突然死亡、這些都是令親友的傷痛悲慟倍翻的元素,筆者佩服周梓樂爸爸媽媽面對喪子之痛一路走來的沉著堅毅,願真相始終會浮現。

 

生離死別是人生逃不了的大課題,你又了解死別的心理嗎?以下是幾條關於死別的是非題,答案皆以學術研究結果作準,且試試你會猜中多少?

 

1. 死別對青少年的心理打擊較兒童及成年人更大。

2. 中年人比老年人更恐懼死亡。

3. 假如因病而只剩下6個月的生命,把自己剩下的時光多分給家人及摯愛會是一般人的首選,無分年齡層或種族。

4. 當面對終身伴侶離世,不論性別,負面影響都是一樣大的。

5. 面對乳癌,以悲觀、絕望、宿/認命心態回應的病人比否定、積極心態回應的病人有更高的死亡率。

 

第一題 —— 研究發現,一個人面對死別的年齡,是其中一個影響悲慟的元素。年輕人,相比兒童及成年人面對的朋友及兄弟姐妹的離世,更大機會經歷持久的悲慟,青年人面對名人或朋輩的自殺,亦更大機會受影響。心理學家認為這跟青少年期的認知思維發展有關,青年人常把理想與現實世界比較,常常會想像會問「如果」(what if),這種思考習慣會讓他們以為自己原是能夠改變、預防死別的,因此,對別人的離世會產生非理性的內疚,因此悲痛更深。

Ad Block

 

第二題 —— 對死亡的恐懼,在不同種族的對比中,皆發現中年人,如45歲至50歲,對死亡感到的恐懼比率相較其他年齡組別更大,年輕人一般感覺距離死亡尚遠,而年齡更大的組別又逐漸接受死亡的來臨,因此,中年人成了覺醒自身死亡的可能及為此感到更焦慮的一群。

 

第三題 —— 調查發現,年輕人及老年人對這條生命只剩6個月的題目,會有不同的選擇取向,在20-39歲的群組中,對時間要跟家人及愛人過是最多人選擇的,佔群組的29%,但對60歲以上的群組,這選項則排第三,只有12%的人選擇,最多人選擇的反而不是與人交流共渡時光,而是滿足內在的心理需求渴望,如閱讀、沉思、祈禱等(37%),而不同種族的人,也有明顯的差異,例如白種跟非裔美國人最多人的選擇都是不會改變一直以來的生活習慣(no change in lifestyle) (分別是36% 及 31%),但墨西哥裔美國人的首選(38%)卻是跟家人及摯愛渡過,因此,不論年齡及種族都會影響人們面對死別反應的因素。

Ad Block

 

第四題 —— 雖然不論性別,終身伴侶離世的悲慟歷程都一樣,但研究發現伴侶離世對男性的負面影響大於女性,例如,經歷伴侶離世後幾個月內,鰥夫的死亡率,無論是自然及自殺引起,都較寡婦高。鰥夫較寡婦更難適應伴侶離世,鰥夫感到抑鬱及想自殺的念頭較寡婦亦更普遍。其中一個解釋這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男女的情感及生活支援有不同,女性一般較多在社交過程中互相分享個人情感及得到安慰,及在日常生活中負責照顧伴侶,而男性卻更大程度依賴自己的終身伴侶作情感及日常生活的支援,因此,失去伴侶對鰥夫的整體生活及情感的影響會更大。

Ad Block

 

第五題 —— 面對乳癌,歷時15年的追蹤研究發現,當初確診乳癌而反應不同的五組,包括悲觀、絕望、宿/認命、否定及積極,病人,在15年後離世的比率大不同,悲觀、絕望及宿/認命那三組的死亡率是76%,而否定及積極反應的兩組的死亡率是35%,而類近的研究在其他癌症及愛滋病人亦有相同發現,由此,可肯定個人的心理反應會對其身體病情發展有實質影響。

 

以上的分享,希望能令你對「死別」這項人生課題有多點認知及心理準備,但無論幾多研究,多少理解,每個人的性格、經歷及能承受的死別實在也不盡相同,沒有一條的方程式可以讓人必然跨越釋懷,就如周同學這個案,「真相」尚待,難言釋懷吧。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