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9-07-30 12:15:00

悶悶不樂煩惱多?正視情緒不再逃避

分享:
相片由作者提供

相片由作者提供

人有情緒起伏是十分正常的,然而若沒有有效應對情緒的方法,則可能會影響生活。以下Judy的故事,或可為大家如何走出負面情緒的漩渦,帶來一絲啟迪。

分手成導火線 陷情緒危機

Judy是一名老師,個性文靜,大學畢業已十年。一年前,拍拖三年並已進入談婚論嫁階段的男朋友,突然向Judy提出分手而沒有交代原因。直至偶然,Judy在Instagram看到前男友和其他女生的親密照片,她就認定兩人分手是因為有第三者。Judy很震驚,自此變得非常沒有自信。「那時我覺得自己很胖很醜,完全不敢去以往和前男友去過的地方,又不敢和朋友聯絡,因為我的朋友以為我很幸福,我怕他們會問長問短。」而且,Judy一直有驚恐問題,很怕搭長途車,以往都依賴男朋友陪伴;分手後她不再出遠門,生活圈子越來越窄。「那時我除了上班下班就是回家睡覺,生活很枯燥。」如是者她的心情愈來愈差,經常哭泣。「我的胃口很差,愈來愈瘦;媽媽懷疑我有抑鬱症和驚恐症,著我去求診。」

 

整全認知行為治療 助拆解牛角尖思想

在偶然的機會下,Judy在「安泰軒」(註)參加了一個名為整全認知行為情緒治療的小組。「初時我對參加小組也是十五十六,因為不想其他人知道自己的事情。但參加後我才發現,原來不同年紀、不同職業的人也會面對情緒問題,自己並不孤單。」在小組她學會了留意自己的情緒,接納有情緒起伏是正常的,有情緒並不代表自己是一個差勁的人。「以往正因為對負面情緒的誤解,我有很多逃避情緒的行為,例如:因害怕而不敢去遠的地方、怕承受不了自己的情緒而不敢面對人等。」原來這些退縮和逃避行為,卻是令負面情緒加劇的因素。

Ad Block

在小組中,Judy逐步拆解自己的牛角尖思想,以及嘗試面對那些逃避的情緒,改變自己的行為。「最記得我有個鑽牛角尖的思想,覺得如果出席朋友聚會的話,朋友一定會八卦問我的感情事。但小組同學卻提出了其他十個不同的可能性,而沒有一個可能性是我之前想過的。然後我們還進行角色扮演,練習可如何應對。」

參加小組後,Judy真的去聯絡朋友們,發現他們都非常支持及關心她,原來自己一直活在想像出來的擔心中。其後她的情況逐漸改善,如今即使老師的工作非常忙碌,Judy仍堅持每天要抽一段時間給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因為這樣可以維持她的動力和心情。

Ad Block

我們將在下星期的文章中,為大家介紹整全認知行為情緒治療的理論背景。

(註:由新生精神康復會營運的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

 

撰文:新生精神康復會臨床心理服務主任凌悅雯博士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