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1-09-13 12:30:00

晚期膀胱癌治療新發展(一)

分享:

膀胱癌是香港常見的癌症之一,雖然不入十大癌症,但每年平均會有約四百宗新症,2018年更錄得475宗新症,死亡個案199宗。膀胱癌過去十多年的治療方法未有重大進展,但近年傳來喜訊,除了數年前已引入香港的免疫治療,為晚期膀胱癌病人帶來治療新曙光,最新更有膀胱癌首隻標靶藥物,為帶有FGFR 基因突變的晚期膀胱癌(泌尿上皮癌)病人,開啓一道全新的治療之門。

膀胱癌男性患者較女性為多,比例大約為3比1,常見於65歲以上人士。其中泌尿上皮癌屬最常見的膀胱癌種類。膀胱癌症狀包括小便帶血,初時會斷續出現,嚴重時會形成血塊,令膀胱感到脹痛及小便不通。如果腫瘤侵蝕膀胱頸的位置,病人會尿頻、小便困難及感到阻塞。

膀胱癌若能在早期發現,可以手術治療,治愈成效較佳,但若未有及時發現及妥善治療,腫瘤有可能繼續生長,入侵肌肉層,繼而進入脂肪層,甚至穿越膀胱,擴散至前列腺、陰道或其他在骨盆附近的組織。擴散性膀胱癌病人的五年存活率降低,且不適合進行手術,需要接受系統性治療。

晚期膀胱癌現時以順鉑(Cisplatin)為基礎的聯合化療作為一線治療的標準,未能使用順鉑的病人會嘗試卡鉑化療或免疫治療,有研究報道一線治療的客觀反應率(ORR)約為20%。接受二線化療的患者,總生存期中位數則約有 6至9 個月。而化療藥物的毒性同時還會引起不同副作用,例如噁心和嘔吐等問題,部分情況也會令病人身體機能及腎功能變差,不能繼續進行化療。一旦出現化療失效或不能繼續治療的情況,針對FGFR基因變異的標靶藥治療,便是這類患者的新希望。

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建議,局部晚期或轉移性泌尿上皮癌患者,經過順鉑與其他化療藥物合併治療的一線治療無效,使用二線治療即含鉑劑合併化療期間或之後的12個月以內病情出現惡化,可使用標靶治療。病人進行基因測試後,結果顯示有FGFR基因變異,則可進行相應治療。關於這個新標靶治療對病人的效果和相關研究,我們下周的文章再講,可以肯定的是,膀胱癌治療已進入了個性化精準治療的新時代。

撰文: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張寬耀

張寬耀

張寬耀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