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1-03-02 04:30:00
日報

精神病 不等於暴力

分享:

對很多大眾市民來說,精神病和暴力彷彿畫上了等號,原因可能是精神醫學的發展起步相對較遲,早期醫學界對此類疾病束手無策,導致許多患者長期處於不穩定狀態,需要長期住院。而媒體傾向報道吸睛題材,亦催化了社會對此類病人的偏見。不少都市傳聞,指精神病患者要打懵仔針,服藥會導致流口水、失憶等誤解,不僅令患者諱疾忌醫,更導致許多本來可以治愈的情況錯過了治療黃金期。

大眾對暴力行為的關心,促使不少學者進行對精神病和暴力行為之間關係的研究。不同的研究發現,各國數據均指出只有極少數的暴力行為和精神病存在關係,任何人被嚴重精神病患者殺害的機率其實少於百萬分之一;反觀導致暴力傾向的個人及環境因素,遠比精神病紀錄更具影響力,當中包括:過往暴力紀錄、青少年期間反叛行為、曾被虐打或被暴力對待、父母曾有犯罪紀錄、年輕男性、酗酒濫藥、低收入、無業及失婚等。

現今社會,每五名成人便有一位在一年內患上任何精神病的風險。要令隱性患者得以及早醫治,要從每一個市民做起:透過教育增加對精神病之了解,減少歧見,令大眾抱着開放態度對患者作出支援,鼓勵身邊受困擾的家人、朋友主動尋求協助,令患者及早康復,恢復其原來之崗位和生產力,不成為負擔之餘更為社會帶來貢獻。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