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0-05-26 13:15:00

身心靈健康 是每天累積的

分享:
相片由作者提供

相片由作者提供

每逢周末過後,又或是悠長假期之後,在社交媒體不難發現如此這般的帖文:「星期六、日一閃即逝,睡上廿多個小時仍未足夠呢!我還想再多睡一會……」、「就這樣過了四天假期,明明計劃了如何善用,好好休養生息,為什麼到頭來我比放假前更勞累呢?」然後,回到辦公室的一刻,除了感到身體仍然疲累外,可能精神及心理狀態也不期然會有壓力。或許因為明明度過了渴望已久的假期,滿心歡喜地迎接「休息」,理應已養精蓄銳、回復狀態應對日常的挑戰,卻發現自己仍然感到身心俱疲,或是在週末歡愉過後,在迎接工作的一刻仍然感到空虛,思前想後還是不明所以。這種休息方法彷彿無辦法好好還清我們日常生活的「累債」。如果長此下去,更有可能令我們的疲乏與壓力一點一點地日積月累下來。

 

事實上,每天為自己安排一個小休息,而非等待至周末或長假期時才為身、心、靈健康補給,會更有效持續地提升我們身、心、靈健康。根據精力恢復理論(Effort-recovery theory; Meijman & Mulder, 1998)和資源保存理論(Convers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Hobfoll, 1989),人在工作上花費精力和各種資源,如果我們休息並做一些可令我們恢復的活動,便可以回復到平時的狀態(baseline)。但是當人們的資源耗盡而沒有補充時,就會感受到壓力。

 

要長遠維持我們的身、心、靈健康,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每日進行「330小休息」,即是每天為自己最少安排一次、每次最少3分30秒的小休息,做一些自己喜歡做、而且有益身心的「充電」活動。
 

Ad Block

如果您暫時未想到做什麼活動,我們希望為您介紹四個進行「330小休息」的小貼士,分別是「細味」、「3分鐘呼吸空間」、「靜觀孩子」及「分享快樂」。這幾個貼士主要包含了靜觀1及正向心理學的元素。

 

「細味」是一種體驗事物的態度,它可以讓我們更投入專注於享受的事物(如:飲品的香氣及溫度、撫摸寵物的觸感等)當中、有意識地聚焦於過程中的感官享受上,從而更仔細地盡情享受喜歡的事物或感到愉悅的時刻、並讓這種享受的感覺得以延續,令正面的情緒慢慢得以逐漸累積。

Ad Block

 

「3分鐘呼吸空間」是簡易的「330小休息」工具。在生活中不同環節,我們都可以隨時隨地透過專注於感受當下的呼吸,幫助我們重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暫時放下忙碌的思緒及煩惱。呼吸亦可以幫助瞭解自己的身心狀態,從而懂得照顧自己的需要。


每天善用親子時間,與小孩子共處,給予他們全然的關注,不單只有助小孩子的身心發展,也是家長照顧身心靈健康的小休息時間。透過「靜觀孩子」,家長不帶前設地,充滿好奇心地重新再一次認識當前一刻的孩子,利用不同感官充分感受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與孩子共度親密的時光。

Ad Block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研究發現,多與他人「分享快樂」,可增加正面情緒,令我們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光更為享受。分享樂事時,聆聽的一方以專注、肯定、熱切的態度回應,更會令快樂感有所提升。向其他人表達感恩、欣賞、關愛都有助自己改善精神健康,同時提升關係質素。與您重視的人好好培養關係,良好的人際互動也是進行330小休息的良方。


要「真」休息莫待至周末。由今天起,每天為自己安排時間利用小貼士進行「330小休息」,有助舒緩情緒、減少壓力,促進身心靈健康。

Ad Block


如欲瞭解更多有關「330小休息的貼士」及其他相關資訊,請瀏覽dayday330行動的網頁( https://bit.ly/3fSkU06 )。

 

備註:

1.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於1998年由賓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所創,目的在研究如何活出豐盛的人生,以達致更佳的心理健康狀態,並使人生活更充實。

 

2. 根據「靜觀減壓課程」創始人喬‧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把靜觀(Mindfulness)定義為「有意識地、不加批評地、留心當下此刻所升起的覺察,藉以瞭解自己,培育智慧與慈愛。」過去三十多年,靜觀被醫學及心理學界廣泛應用,不同的科學研究和臨床實驗經已顯示,靜觀練習對不同的身心靈健康範疇都有幫助,包括減壓、專注、改善人際關係和提升幸福感等。

Ad Block

 

3. 參考資料:Gable, S. L., Reis, H. T., Impett, E. A., & Asher, E. R. (2004). What do you do when things go right? The intra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benefits of sharing positive ev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7(2), 228.

 

撰文:新生精神康復會高級經理潘詠霞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