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提及,藥物是ADHD(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治療的其中一個重點,當中常用的類型,包括「中樞神經刺激劑」等,藥物的原理是改善患者腦部皮層及次皮層的連繫失常等問題,需按醫生指示適當及定時使用。
然而,對許多兒童患者的家長、以至成人患者來說,ADHD藥物只是「必要時才服用」,例如在上課、上班日子始服用,其他時間便減少服用次數,甚至自製「藥物假期」,在長假時暫停服藥。但在醫生的角度來看,藥物有效改善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等病徵,對患者在課餘公餘時的社交或人際生活上亦有幫助;亦有研究發現,維持良好的ADHD藥物依從性,對改善患者的腦部問題有持續的功效。
至於一些家長擔心的藥物不良副作用問題,醫生會在處方藥物前清楚解釋其副作用,而在藥物療程中,亦會緊密跟進病人的身體和精神狀態。現時,根據患者的需要,醫生亦可處方長效類型的中樞神經刺激劑,每天只需服藥一次,藥效可在8至12小時平穩發揮,有助患者在穩定的劑量下,改善病情,協助其生活回復正軌。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