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的藝術性來自優美而富詩意的文字,但最大價值還是在於,它說的是關於「人」的事。人性複雜多變,因為我們的世界有陰暗面,才對照出人性中的真、善、美更難能可貴。《飄零燕》是一部寫於1880年的瑞士文學作品,面世至今已136年,再次被拍成電影版,今日再看仍是一部令人窩心和溫暖的作品。
改編歐洲版 香港人最熟悉的《飄零燕》,一定是1974年日本製作的卡通版,膾炙人口的程度,在事隔42年後,仍為人津津樂道,主題曲響起那串「he le he le hehe hoo, hehe hoo, le he」,聽來既想笑又感覺親切。這日本版卡通由高畑薰導演,當時連宮崎駿都有參與,絕對是水準之作,令粉絲銘記之今。今年上映的《飄零燕》是歐洲版的改編,製作主腦為瑞士人,女主角海迪是個說法語的小女孩,最大賣點是忠於原著,原汁原味,香港人最好有心理準備入場,畢竟這電影版始終和日本卡通版的感覺有出入。 大自然生活、純真、無憂無慮,是《飄零燕》予人最深刻的印象,阿爾卑斯山的壯麗幽美景色,其實都是主角之一。主角海迪是孤兒,阿姨不想照顧她就把她送到爺爺的家,但爺爺心裡也抗拒海迪,因為爺爺不懂和小孩相處。但小孩子的無敵天真成功融化了爺爺,兩爺孫以及海迪在山上認識的朋友相處愉快,日子過得很寫意。只是,海迪的阿姨後來又把她賣到城市裡,陪伴一個不能走路的千金小姐做書僮,海迪在城市裡認識了新朋友,見識到另一個世界,也學會寫字增長了知識,但無法適應城市生活的她,最終還是生病了。
沒有樂土 因為不適應城市生活而病倒的海迪,可以選擇回到山上,重過健康快樂的人生,但現實是可悲的,我們只能在城市出生、生病,病著繼續生活。不知道世界上還有沒有樂土,因為這部電影的拍攝,取景時遇上極大的難題,因為瑞士的田園風光已加入了鋼纜、滑雪吊車和街道等,一望無際的草原也有經人工修剪的痕跡,要還原海迪生活的瑞士山區,得靠特技幫助了。 海迪的生活是自由而快樂的,但《飄零燕》之所以感動人心,不單純是它的光明面。海迪是孤兒,無父、無母、無人要;她的朋友彼得常常捱餓,住在法蘭克福大宅中的有錢人家,也不快樂。社會的貧窮狀態是《飄零燕》的重心,現實從來不是童話世界,但一個人的心卻可以是天堂。
于川原~視本行為終生職業的資淺電影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