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娛樂
2021-07-30 04:30:00
日報

《聽見歌再唱 》藉合唱團比賽談自信

分享:

台灣電影《聽見歌再唱》寫的是一個連五線譜也不會看的體育老師,為了不被殺校,帶著一班原住民孩子組合唱團的故事。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十多年前,老師馬彼得帶領學生組成「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後來奪得佳績。2009年,導演楊智麟把故事拍成紀錄片《唱歌吧!》,得了台灣金穗獎,再拍了續篇《不只唱歌吧!》。
 

楊說其實一開始只想做紀錄,沒有想拍片,結果拍著拍著,到了今年再把它拍成了劇情片《聽見歌再唱》,找來馬志翔、陳嘉樺(Ella)主演,戲中作了不少改編,例如戲中Ella演的黃韻芬老師就是杜撰的,現實中馬彼得獨自上路,可沒有人幫忙。


注入原住民元素
不同於傳統勵志片,《聽見歌再唱》加入一丁點的族群議題,探討比賽的意義,主題其實是談自信、談問自己:我們是甚麼人?我們有何優點特質?

電影故事講述台灣一家山區小學,由於學生不足,即將被殺校,就在此時學校收到通知,若能在3個月後的合唱團比賽中得獎,殺校一事就會作罷。方雅各(馬志翔飾)本是體育老師,沒受過音樂訓練,對音樂一竅不通,但他決定擔起重任,希望能夠創下奇蹟。

台灣原住民是弱勢族群,社會地位較低,收入不高,多在鄉間、山上種植為生。但原住民有幾個長處,一是音樂,很會唱歌(很多著名歌手都是原住民,例如張惠妹);二是體育都很強。現實中,馬彼得花了好些時間學習音樂,帶領的合唱團一次出賽就勝出了。

Ad Block


沒有壞的歌聲
自編自導的楊智麟將原故事作了兩個重大改編,一是增添了伴奏的黃韻芬老師這個角色,替故事增添一些戲劇衝突。黃老師是代課老師,找不到固定工作,每3個月就要轉一次工作,這也反映了山區的社區問題。第二個改編,是剛開始帶領合唱團的方雅各老師,自信不足,一直想學習城市人的合唱方法,他們用現代聲樂原理,將合唱團分成3個聲部,又由於人數本來不足,還找來排球隊的小孩湊數,但怕他們不會歌唱,著他們裝模作樣,張張咀巴唱就可以了,不必真唱。結果一到賽場,見到其他合唱團那麼厲害,整團人都自信全失,幾乎就想打道回府了。

Ad Block

導演藉這次失敗,寫原住民根本不必模仿別人,他們回到山上,再次練習,為下一個比賽準備,此時方老師再跟原住民學習,布農族族人說:「我們眼中沒有壞的歌聲,只有錯的位置。」將所有人重新安排,讓他們唱自己的歌,合唱團進步神速。雖然處理過於戲劇化,但訊息健康,電影也十分善良。我看的那場放映屬於兒童電影節節目,場內笑聲不絕。

預算有限,又是楊智麟首齣劇情片,《聽見歌再唱》要挑沙石還是不少的。作為兒童向/合家歡電影,在台灣的多元價值下,電影訊息意義不俗,值得推介。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