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8-01-09 06:00:00

《以青春的名義》不浪漫罪名

分享:

青春,對不同人的定義或許不一樣,在我而言,青春應該是狂妄、不顧後果、衝動、毫無代價可言的。近日有部由新導演譚惠貞執導的電影《以青春的名義》就是以青春行頭,想談一場義無反顧的師生戀。女導演自編自導,教人欲窺看一下女性角度出發的師生戀模樣。

劉嘉玲與被喻為少年版梁朝偉的吳肇軒,一段女教師與男學生的戀情,難免令人聯想起奧地利導演米高漢尼卡執導的《鋼琴教師》,那一場歇斯底里的愛情、繃緊得令人透不過氣的不尋常關係,一向是我對師生戀的認知。然而香港女導演卻以最清純,幾近柏拉圖形式的手法來拍出一段女尊男卑的師生戀出來,甚至我還不能全然說服自己這是一段愛情故事,反而懷疑這是近乎單戀,比《心跳500天》更單戀的單戀。誰說香港人滿腦子黃色思想?這部戲就帶給你看史上最純潔的師生戀啊!

adblk5

劉嘉玲要演活一個因丈夫有外遇而情緒崩潰的女人,跟她向來堅強的性格迥異,相當考演技,角色壓抑得差點令人難以揣測,往往這種壓抑也令人無法好好地愛。吳肇軒愛上風韻猶存的女教師或許因為寂寞,縱然他有時會做一些魯莽青少年行為,但因為他的演出亦相當壓抑,有時會覺得他的行為比他角色年齡成熟,亦有令人猜不透的感覺。這不是一段繃緊拉鋸的關係,反而像是二人奏弦的虛幻想像,我們都活在那個屬於自己的Matrix世界,愛與不愛也可靠想像。或許二人一直都在獨奏,偶爾間相遇合奏一曲又分道,是落花流水,有著村上春樹的《人造衛星情人》意境。

adblk6


愛情救生圈
故事也頗為看重出軌與出走這些問題,主力視點放在被出軌與被拋棄的人之反應,被拋下了又總是被陰霾所罩,難以走出來好好過,呈現較為單一的角度。同時也有著《花樣年華》的影子,主要講述另一半出走後的生活應該如何過,戲中則是拍出老公出軌後,老婆在人生上的一蹶不振,在此時遇上迷戀自己的男學生,較像救生圈。

導演必然是一位影癡,在戲中隨處可見大師的影子,由開場第一秒已帶你進入王家衛的電影世界,那音樂節奏、那鏡頭、那畫面、那動態,這相信得拜張叔平技巧引領;背景音樂有時會令人想起《天使愛美麗》配樂師Yann Tiersen的風格;吳肇軒爸爸久未忘懷拋下他的女人,令人憶起《半支煙》的金燕玲,不過性別逆轉;吳肇軒爆格入屋只為一摸屋主衣物,令人聯想到韓國導演金基德的威尼斯得獎電影《感官樂園》,一切均有著一股熟悉氣味,是藝術電影之合成。
 

adbl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