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著 : 黎海明 出版社 : 三聯書店 定價 : 198元
每年「動漫電玩節」, 動漫角色五花八門,九十後年輕人, 花盡心思去把虛擬的角色, 呈現於現實中。八、九十年代, 可喻為香港漫畫界的「盛世唐朝」, 能繼往開來,一統港漫市場的,則是黃玉郎。他的「玉郎國際」成為首家以漫畫業上市的公司, 洗脫一般人認為「公仔佬」是不務正業的想法。那個年代,《中華英雄》、《龍虎門》,《如來神掌》或《醉拳》分庭抗禮。但隨著「小威」、「鄺氏」等打入市場, 港漫就進入90年後的「戰國時代」。 而追溯至40年代起,香港光復,大批內地漫畫家南下, 連環圖多以諷刺時弊為題。 到了50年代,租書盛行,而「漫畫世界」就確立具代表性的本土漫畫刊物。60年代,由盛轉濫,促使了漫畫與連環圖合流的情況。70年代因經歷過六七暴動,漫畫中多反映弱者需強者保護的意欲, 而《不良刊物條例》也促使業界發起自律運動。 港漫的發展,正見證普羅大眾於獅子山下的歷史。
逢周一、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