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籌建至今,一直備受注目。此被譽為「世紀工程」的跨海大橋落成後,將接駁北大嶼山、澳門及珠海,大大縮短「兩岸三地」陸路交通時間,方便市民商旅日常往來。根據政府當局最新推算,大橋將於2017年具備通車條件。較早前就有報道指大橋海底隧道一段道路快將合龍貫通,實現工程項目重要的里程碑。
大橋雖然落成有期,但相關交通安排細節似乎依然有待討論。較早前,政府文件就透露大橋香港段部份路線將實行「右上左落」行車安排,避免車輛經過中港交接位置時需要高速切線造成意外。由於安排涉及修訂本港相關交通法例,在社會引起一些討論。
現時距離大橋具備通車條件尚有一些時間,交通業界、政府當局及其他持份者正好利用這期間保持溝通,就通車後的交通安排、通關等細節交流意見,務求令大橋的效率、人流、車流及安全等都合乎業界、政府及鄰近社區的期望,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
最近,政府就為業界傳來好消息。根據政府去年提交至立法會的文件顯示,大橋香港口岸並無規劃「境外」泊車位,不少人都認為這安排變相禁止珠三角旅客自駕到香港口岸禁區範圍再行入境,影響大橋效率。然而,較早前就有官員在立法會上表示正研究在口岸其他地方增建泊車位,給予香港車輛及入境車輛停泊,從中可推斷過境車輛使用大橋的政策安排可能出現調整。我認為這正是業界和政府積極保持溝通的成果。
港珠澳大橋基建快將完成。大嶼山「橋頭經濟區」一帶商業及社區配套發展正如火如荼。相信只要大橋交通及通關等營運細節安排洽妥,予業界及出入境市民方便快捷的體驗,我相信大橋必能夠有效促進香港及珠三角西岸經濟活動,使各方得益。
亞洲國際博覽館行政總裁 周三刊登